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清明节扫墓主题党日活动方案精品多篇[导语]清明节扫墓主题党日活动方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清明节扫墓主题党日活动方案篇一一、指导思想:为深入推进我校节日文化建设的实施,利用我国人民缅怀先人、仁人志士的重要传统节日——清明节,这样一个意义深远的日子,开展清明节日主题活动,旨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的学生从中受到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通过活动,教育学生向革命烈士学习,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从小树立服务意识。二、组织领导: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三、具体办法:1、时间:20xx年4月3日(星期五)上午8∶00——11∶00(学生8∶00集合);2、地点:虎山解放村烈士陵园;3、参加对象:虎山中学六年级全体师生;4、活动要求:①、董世启、冯剑、丁元森、李波负责整个队列行进,班级的协调。②、遵守公共秩序,沿途不许学生追逐打闹、买零食、吃零食,严禁乱扔垃圾。③、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路段较窄处各班老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安全。④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不单独行动(特殊情况须经向带队老师报告)⑤全体师生步行,不准骑自行车;⑥统一安排时间、要准时;⑦学生统一穿校服,打校旗、团旗。5、清明节扫墓活动日程一、向革命烈士敬献花圈二、奏《国际歌》三、向革命烈士英灵默哀三分钟四、教师代表发言五、虎山中心小学学生代表发言、虎山中学学生代表发言六、虎山镇教委主任中学校长郑主任讲话七、董世启老师带领学生宣誓5、活动分组:级部负责人:李波;一班:刘永二班:董方玲三班:滕兆龙四班:李珏成五班:张海良六班:宋彦华七班:张永兵八班:匡立英九班:李自会十班:纪光俊十一班:王玉娟十二班:李宜华十三班:葛世爱十四班:刘相逢6、活动延伸扫墓活动结束后,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进一步引导教育学生,同时要求学生每人写一篇关于清明扫墓的心得体会。清明节扫墓主题党日活动方案篇二一、指导思想:为缅怀革命先烈,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特组织本次活动。二、组织领导:总指挥:徐飞副总指挥:成员:三、具体办法:1、地点:江都烈士陵园、许晓轩故居、引江水利枢纽工程;四(3)、五(3)每班各10名,部分带队老师;2、活动纪律:①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进入危险区域,不单独行动(特殊情况须经向带队老师报告)②按时上下车,在指定座位就坐,头手不得伸出窗外;③拍照等活动由车长统一安排时间、地点;④学生每人做一朵小白花,穿校服、戴红领巾,六年级各中队打中队旗,学校打校旗。清明节扫墓主题党日活动方案篇三一、活动前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个节日里,除了会跟随亲戚朋友一起扫墓,大家还会做些什么呢?同学们都有过我国传统节日的习惯么?家乡对于这些节日又有些什么样的风俗习惯呢?二、活动主题话清明,忆传统三、活动目的中国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变迁变得越来越不受重视,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增加大家对传统节日的认可,使得中国古老文化跟随我们一直传承下去。四、活动参与人员软件Q1341班全体同学五、活动时间及地点4月19日下午1:30地点:待定六、活动流程策划(一)前期准备:1、4月15日之前宣传委员王谦负责制作好宣传板;2、由团支书柯碧琪负责拍照;3、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之内,3:00结束;4、由王金、陈光威负责主持,并准备活动中所需要的资料;5、由生活委员刘源泉负责购买奖品。(二)活动中期:1、全体起立,齐唱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宣布团组织活动开始;2、讨论一:清明节的由来,资料如下:寒食节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19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重耳返国即位,即晋文公。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放火烧山,想把介于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地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讨论二:家乡过传统节日的特殊风俗习惯3、游戏:蒙眼作画,每队挑两个队员上台,一个蒙着眼,另一个不能触碰蒙眼队员,只能说“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画”的提示,蒙眼队员需在指定区域画出要求图案,画的最像的获得胜利。4、抢答:与清明节有关的诗歌,参考资料:《清明》《寒食》(唐)杜牧(唐)韩翃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苏堤清明即事》(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