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七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押题卷含解析.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辽宁省沈阳七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押题卷含解析.pdf

辽宁省沈阳七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押题卷含解析.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辽宁省沈阳七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押题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脏款松弛贪婪B.头衔镌刻躁热C.箴言渡假意蕴D.鞠躬契合睥睨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驰骋.(chéng)褴褛人迹罕.至(hǎn)震憾人心B.妖娆.(láo)拮踞揆.情度理(kuí)如火如茶C.阴晦.(huì)作揖弄巧成拙.(zhuō)美轮美奂D.门楣.(mèi)骊歌自怨自艾.(ài)披星带月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教书育人的巨大贡献,于漪老师荣膺..“改革先锋”称号。B.现在社会上好多年轻人找工作总是挑挑拣拣,这山望着那山高.......,总不满意。C.这些经典之作,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地阅读。D.班主任王老师三顾茅庐....苦口婆心,终于让刘丽同学打消了辍学打工的念头。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横贯崇山峻岭之巅的长城,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和华夏子孙不屈不挠.(ráo)的精神!B.夏天到了,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qián)在树叶间一声声长鸣,聒燥不已。C.读书不可存心诘.(jí)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D.中国诗坛人才辈出,凭借诗作平步青云的诗人不少,但郁郁不得志的也数.(shuò)见不鲜,令人叹惋。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电子货币”流行,使“全民抢红包”热潮掀起。B.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降低失业保险率,这一措施每年将减少企业和员工很多负担。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D.“蛮拼的”和“点赞”等富有时代气息的词语,出现在的新年贺词中,成为最热的舆论。6.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要举行“中华文化活动周”主题活动。你所在的班级选定了“茶文化”这个主题,要向全校师生宣传我国的茶文化,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中最早的茶诗,到了唐代,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基本形成。茶文化与文学艺术联系紧密。刘禹锡的《尝茶》、苏轼的《咏茶》、文微明的《陆羽烹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都是这二者结合的经典之作,茶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城市茶馆兴起于清末,后逐渐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戏剧、诗会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是中国普通人家章承的礼仪美德。古老的中国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逐渐传到各国,同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相结合,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剖如,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来了第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外国的茶礼也于这一时期兴起,并逐步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乃至百姓中间。请你根据上面这两则材料来说明“中国茶文化”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所在的小组打算就人们喜欢茶的原因进行一次调查,以下是对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采访记录。荼楼老板:我们茶褛从环境设计到经管方式都突出了传统茶文化件,所以荼客盈门,我们的收入也就很好啦。年轻白领;我也喜欢上了喝荼。我发现工作压力大时,坐下来喝喝茶,就会感觉放松不少,心情也不那么烦躁了。退休老人:你还别看这茶不起眼儿,医生说它既能预防许多老年病,又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请你根据记录概括出茶为大所欢迎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任杭州刺史时,经常泛舟西湖,品茗赋诗,写下了不少脍多人口的诗词。现在有人要在西湖边开一间“东坡茶社”,请你从下面苏轼的诗作中挑选两句作为茶社门的对联。(只填序号)①从来佳茗似佳人②日高人渴没思茶③欲把西湖比西子④尝尽溪茶与山茗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7.默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此事古难全”一句里的“此”指的是“_________”。在刘禹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