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表语文精彩多篇[导语]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表语文精彩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计划篇一教学内容:第22课至语文百花园六。教学目标:1、要求会认本单元63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诚心是一种美德,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4、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不能见利忘义。5、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6、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7、从笑话中体会汉字音同义不同的特点。教学重点:1、要求会认本单元63个生字,会写3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4、正确区分同音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能够灵活运用。教学难点:1、会写本单元37个生字。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学时间:共17课时。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计划篇二一、学情分析四(3)班共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14人。通过上学期的语文学习,全班学生基本养成了较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特别是在习作方面,大多数学生基本养成了坚持写周记、坚持每天读书的习惯等。因此,本学期需加大对几名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尽快促使他们跟上学习进度,使之成为思想进步,成绩合格的学生。从整体看,大部分同学要求上进,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但发言面不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本班约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学习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慢。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阅读量不够丰富,知识面较窄。本学期需要在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多化力气,力求改善。二、教材分析本册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祖国文字,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地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本册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插图精美细致,饶有童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用钢笔描红、读抄常用词语、小练笔等。习作教材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的方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种选择,在评价上强调要求适度。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成语和古今诗文的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意在丰富语文教育的内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各单元还都安排了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内容。各练习既相对独立,又自成系列。学用字词句方面,是将识字写字与词语句式等内容综合起来,让学生在学和用的过程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读读背背方面,采用了两种形式:一是每单元安排8个成语或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又压韵上口,二是安排了一些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三、教学目标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2)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钢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致志的习惯。(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5)培养认真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2、汉语拼音。(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说好普通话。(2)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表语文篇三《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班平均分达标率乡镇名次校名次部级前40名部级后2名备1、上学期统考情况分析2、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3、学生思想状况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l.课内外辅导。2.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3.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1.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2.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3.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不断提高做题能力,扎实知识与技能4.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