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村级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简报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简报都不陌生吧,简报又称“动态”“简讯”“要情”“摘报”“工作通讯”“情况反映”“情况交流”“内部参考”等。你知道简报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村级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简报(通用1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村级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简报(通用18篇)1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省、市、县《20xx年农村改水改厕与环境卫生项目管理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农村实际,大英县爱卫办和大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8月12日至9月7日对我县玉峰镇、象山镇、回马镇、卓筒井镇、隆盛镇5个乡镇100户家庭进行了调查。此次监测,在调查点所在镇、卫生院、村干部的引领下,积极配合现场调查、采样等工作。一是收集监测县、监测点的人口学资料、环境卫生情况、环境卫生管理、村容村貌等基础信息。二是掌握农户基本情况,包括家庭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户厕、室内外卫生等信息。三是了解农村环境中病媒生物密度的基本情况。四是检测土壤中寄生虫和重金属(铅、镉)含量。通过对我县和农村环境卫生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可以为制定我省农村健康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提供基础数据,为政府有关部门科学决策以及制定相关规划提供技术支持。监测发现,20个行政村存在不同程度的环境卫生差,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投入不足。部分行政村建立了农村垃圾集中堆放点,但是绝大多数行政村未建立垃圾集中堆放点,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存在随意排放等问题。100户被监测家庭中,厨房普遍可见蝇类和鼠迹,周围环境存在蚊蝇孳生地。土壤样品监测发现,20个行政村土壤样品中均未检出蛔虫卵,且存在不同含量的重金属(铅、镉)(具体见附表)。通过此次监测工作,认识到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持久性的系统工作。我们一是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方针,重视抓好“惠民”工程,计划落实,措施到位;二是思想认识到位,创优争先的意识强烈,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三是舍得投入,在人、财、物上大力支持;四是把爱卫工作与旅游发展相结合。我县的爱卫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工作中,一定按照上级领导的统一部署,理清思路,统一认识,坚定信心,继续发展知难而进,拼搏进取的精神和干劲。村级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简报(通用18篇)29月26日,龙陵县召开20xx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暨绿美乡村建设现场会。全县10个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县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及农村人居办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李永标参加会议并安排部署了相关工作。与会人员先后到龙山镇大坪子社区勐连寨,龙新乡勐冒社区坪子、绕廊社区新寨,平达乡安庆村下陆根、平达社区大寨五个自然村进行了实地观摩。会上,刘勇副县长传达了学习了全省乡村建设暨20xx年上半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等有关会议精神;平达乡、勐糯镇作了交流发言;龙山镇、县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龙陵分局作了汇报发言。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李永标在会上对5个现场观摩点进行了点评。指出,五个观摩点各具特色,各乡镇各部门要现学现悟,学先进,找差距,压责任、见行动,出实效,坚持生态优先,绿美同行,做到“抓点成典,推典成景”,扎实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暨绿美乡村工作深入持久开展。会议强调,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问题导向,在自我检视问题找差距中明方向,要坚持目标导向,在精准发力中落实促提升,要坚持结果导向,在强化保障中勇担当见实效。会议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在工作推进中要注重“三个结合”,即注重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乡村振兴结合、与绿美乡村建设相结合,与补齐民生短板相结合。坚持“四条底线”:即坚持主动负责不“绕道走”;坚持科学决策,不“翻烧饼”;坚持分类实施,不“一刀切”;坚持群众满意为本,不“走形式”。抓实“四大工程”:农村厕所革命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升工程、农村污水治理提升工程、绿美乡村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和农村垃圾热解处理站建设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抓实问题厕所排查整改“回头看”工作,圆满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年度目标任务,切实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翻身战。村级人居环境卫生整治简报(通用18篇)3毛庄镇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要求,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在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走在前列。在毛庄镇何官营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梁辉正在带领志愿者们清理街道、清扫垃圾。据梁辉介绍,村里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动员村两委干部、志愿者、群众积极参与,对村里的道路、小巷、卫生死角等下大力清扫整治,彻底改变村里“脏、乱、差”现象。通过村庄清洁专项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