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桥头跳车原因及治理措施.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析桥头跳车原因及治理措施.doc

浅析桥头跳车原因及治理措施.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浅析桥头跳车原因及治理措施浅析桥头跳车原因及治理措施摘要:桥头跳车是公路桥梁上的常见病害,由此造成的车辆颠簸,不但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感,严重时还会造成车辆失控,引起交通事故。危害公路桥梁通道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桥梁的维修与养护费用。在我国公路建设实践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桥头跳车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而高等级公路桥梁对路面的平整度以及行车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桥头跳车”的处理成为道路工程技术人员所关注和要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关键词:桥头跳车;产生原因;治理措施中图分类号:U4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桥头跳车主要是指桥头填土沉降量或固结量与桥台沉降量不等,在桥台处形成一个台阶,从而使得车辆行驶至该处产生上下颠簸跳动的现象。但是,要使得桥头填土沉降量与桥台沉降量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在设计与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少二者之间的差值,使其达到最小程度,以利于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1.桥头跳车的形成原因分析1.1桥梁结构与路基结构的刚柔差异造成的台阶桥台均为刚性结构,自身压缩几乎为零,台身的基础,一般通过加大桩径、桩深或扩大基础予以处理。而桥头路基属柔性结构,一般填高3-6m,成型时在自重作用下也会有一定的压缩变形。当两者的变形量大于台身的总沉降量时即形成桥头台阶,这种由于结构物刚柔差引起的台阶是不可避免的。1.2施工控制不严引起的路基沉陷桥台施工采用分段浇筑或拼装砌筑而成,其实体为均质等密体,整体性较好,其组成和形状基本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改变。而台背的填土则不同,填料前对基底尤其是软基未做必要的处理或者处理不当;为了节省投资,就地取材选择填料;在施工工艺上也提出了分层填筑、分层夯实的要求,但在实际施工中该部位仍是薄弱环节。一般是桥台完工后填筑台背,由于作业面小,大型碾压机械难于展开,分层填筑时存在压实盲区,压实度很难达到标准,这样桥头路基在自重及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必然产生压缩沉降,这样从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中给桥头跳车留下隐患。1.3设计不周引起路基沉降设计时对桥下地基的地质研究的比较仔细,往往是将桥台基础置于承载能力较高的土层上,沉降量比较小。而台后地基情况是参考桥梁的地质柱状图推断的,往往有差异。同时,在路桥连接处没有专门的设计要求,而是路桥分别按照各自的指标进行设计,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之结构上又没有进行特殊的设计,所以,在路桥连接处是间断不连续的,这种先天不足必然引起受荷后的不一致变形-跳车。1.4自然因素引起的路基沉降路基与桥梁的连接部位,有些设计了接缝,有的是连续铺装,在使用中自然形成裂缝。这种接缝和裂缝一般竖向很深,雨水容易渗入,对路面结构层和土基产生冲刷和侵蚀,造成粒料流失并增加了结构层与土基的含水量,降低路面刚度;从而降低了土地路基的强度和颗粒间的结合力,在外界荷载作用下,变形比较明显,导致跳车出现。1.5后期管理维护不足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长,现有道路设计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车辆要求,当在桥头产生沉降差异后又由于道路管理部门的疏忽,并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检测、处理和维修,造成车辆经过时颠簸跳跃,并对其产生巨大的竖向冲击力,加大沉降的差异。综上所述,形成桥头跳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路桥结构的不同、施工控制质量不严、设计的不周、自然因数及后期管理维护不足都是导致桥头跳车的重要原因。2.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2.1重视桥头地基加固处理,采用先进的桥头台背填土施工工艺;改善地基性能,做好清表工作,搞好填前碾压,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差异沉降。对一般地基可采用加土(水泥土、石灰土等)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对软土、湿陷性黄土、解冻土、河流相冲积洪积物等特殊地基,需采用适用于各自特点的特殊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砂砾、固结、抛石挤淤和粉喷等方法,以改善地基提高承载力减轻过后沉降。2.2在桥头设置过渡段。在桥头设置一定长度的搭板,另外最好在搭板下设置枕粱,搭板下还应有一定厚度的稳定土,一般为0.5m以上的半刚性基层。2.3有针对性地选择台背填料,设计及施工中,台背填料应在现场择优选用并结合当地条件。采用粗颗粒材料填筑桥涵两端路堤,或设置一定厚度的稳定土结构层。这也是减小回填沉降的一个重要措施。2.4认真做好台背填方碾压工作,提高桥头路基压实度。施工过程中尽可能扩大施工场地,以便充分发挥一般大型填方压实机械的使用,认真做好台背填方碾压工作,给予充分压实。为了便利大型压实机械的使用,当受场地限制时,可采用横向碾压法,以能使压路机尽量靠近台背进行碾压。对于大型压路机不能靠近台背时,可采用小型压路机配合人工夯实进行碾压,同时要控制碾压层厚度(15~20cm),提高压实度,最终使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对于碾压不到之处要人工夯实,直至符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