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谈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doc

谈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谈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谈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摘要: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因此我国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还将持续下去。超高层建筑作为大城市的标志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日后如何提高超高层建筑的现代化施工技术水平,如何使我国超高层建设的施工工艺位于世界前列,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员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超高层建筑的定义,探讨了超高层建筑项目中的施工技术要点。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定义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众所周知,超高层是一种直接展现国家建筑能力水平和科技能力的标志,同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而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越加快速,以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城市化人口越来越多,这便使得土地资源变得尤为紧缺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大对超高层建筑的修建力度便成为了解决土地资源问题,以及人口占地问题的重要方式。所以,可以说超高层建筑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一个必然历程。一、超高层建筑的定义不同国家对超高层建筑有不同的定义。联合国在1972年举办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将超高层建筑定义为40层以上或者总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日本将15层以上建筑定为超高层建筑。我国对超高层建筑目前尚无明确定义,但在现行国家建筑规范和行业标准中均有一定的说明,一般来说,就是:从建筑的总高度来定义超高层建筑;特殊情况下从建筑不规则程度来定义超高层建筑。对于一般建筑,现行规范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等级、建筑类型、结构体系、抗震烈度等的不同,从建筑总高度方面明确了超高层建筑的最低建筑高度,即建筑高度超过规范相关表格中数值的一般建筑,属于超高层建筑,如图1。比如: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非抗震设计时,超过170m者为超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超过140m者为超高层建筑,等。特殊情况下定义超高层建筑时,除了以建筑高度为依据外,还应考虑其不规则程度,尤其是不规则高层建筑,虽然建筑总高度不属于超高层建筑,但很可能因其不规则程度而将它归纳为超高层建筑范围。由于规范对不规则程度的设定较细、较繁杂,不便在此列举,有兴趣者可参阅相关规范之规定。图1超高层建筑二、超高层建筑项目中的施工技术要点1、逆作法所谓逆作法,其施工原理主要表现为:于建筑物内部浇筑中间支承桩和柱,并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修筑地下连续墙等支护结构,使其作为建筑施工底板封底前承受施工荷载、上部结构自重的重要支撑;由此逐层下挖土方并浇筑地下各层结构直至底板封底;同时向上逐层建设地上结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裙房地下室、深圳地王大厦地下室就是采用逆作法、半逆作法完成的。与传统高层建筑的顺作施工相比,超高层建筑的逆作法技术应用具有下述技术优点:1)逆作法施工可缩短带多层地下室的超高层建筑的总工期,不存在地下结构、地上结构工期的差别,除地下一层占绝对工期外,可保障地上结构与一层以下地下室的同时施工。2)相较于临时支撑,以逐层浇筑的地下室结构、中间支承柱作为支护结构的内部支撑刚度较大,可有效减少基坑变形,能明显减弱对于相邻地下管线、道路及构筑物的沉降影响。3)逆作法施工增加了施工时的底板支点,跨度减小,可有效满足抗浮要求并解决底板配筋问题,使底板设计趋向合理。4)逆作法施工时浇筑的地下连续墙在满足构筑物、管线布置的前提下,可紧靠或踩规划红线构筑地下连续墙并将其作为地下室永久性外墙,进而达到扩展建筑面积的目的。2、整体滑模法与整体爬模法超高层建筑所采用的如核心筒体、剪力墙、框架梁等竖向结构,是构筑物工期进度与结构质量控制的重点内容,由于进入标准层后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工艺重复较多,为缩短工期、减少模板及外架周转,在超高层建筑施工采用的整体滑模法能有效保障主体结构的整体性,减少附着、运转、管网敷设及高空交叉作业,有助于扩展施工作业面、保障安全作业,综合效益显著。因此,该施工技术在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应用,1995年建成的武汉国贸大厦即采用了液压整体滑模法。整体滑模法则主要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钢筋砼筒壁结构,通过在沿构筑物底部墙、柱、梁等构件的周边组装滑升模板,分层浇筑砼,并以液压提升设备使其滑升至需要浇筑的高度为止。通过滑模法与其他施工工艺的结合,可有效地简化施工工艺,创造更好的综合经济效益。整体滑模法与整体爬模法具有以下相同点:只需1次模板组装,可缩短施工周期;机械化程度高;节约模板和劳动力,结构整体性好;施工组织管理要求高,结构物立面造型存在一定限制。其主要区别仅在于滑模是浇筑过程中通过模板和浇筑的砼之间的相对滑动完成施工工序的,而爬模则主要是利用浇筑、提升模板完成施工的,其间并不存在模板与浇筑的砼之间的相对运动。随着建筑施工的劳务费用的增长、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