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卫生防疫知识点总结精品多篇导读:卫生防疫知识点总结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卫生防疫工作计划精选篇一一、认真做好幼儿园卫生安全工作1、要从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持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2、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这项工作扎扎实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3、要进一步完善幼儿园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4、分管卫生工作领导要时刻关心幼儿园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好有关重大问题。5、要建立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幼儿园食品卫生、保健室等卫生管理档案。6、完善卫生管理制度、检查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确定专职卫生管理人员。7、明确责任人,将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负责人。8、要加强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监控与指导。二、加强管理,切实做好幼儿园饮食卫生、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1、加强幼儿园的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饮用水安全管理。2、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规章。3、食堂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4、食堂应设置独立配餐间,落实消毒措施。5、加强食堂卫生安全管理,保持食堂环境卫生清洁。6、加强安全保卫,禁止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食堂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7、严防发生投毒事件;幼儿园食堂物资实行准入制度,定点采购,建立采购台账。8、加强幼儿园生活饮用水水源管理,做好生活饮用水净化消毒,防止水源污染和使用不合格饮用水造成疫病传播。9、加强幼儿园教室的卫生管理与安全和卫生通风条件。10、要明确相关责任与责任人,切实落实各项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措施。三、要完善幼儿园卫生安全事件报告制度1、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和传染病流行事件,必须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区、卫生、教育部门报告。在食物中毒或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将该事件的和处理结果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2、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幼儿园饮食卫生安全事故发生和传染病流行。把公共卫生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贯穿日常教学之中,使广大家长熟悉幼儿所预防的常见传染病以及预防食品卫生安全常识,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3、要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认真组织校园日清周扫,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督促教职员工带领幼儿积极参加体锻活动,不断增强体质,增强防疫抗病能力。4、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建立预防接种登记,并向家长发放卫生部门制定的预防接种宣传单,告知家长带幼儿到所在区进行接种。5、要及时对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教学、生活设施进行整改、消除事故隐患。四、加强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制度1、加强幼儿园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2、相关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食堂、教室对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和整改。3、按规定,要经常性地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设施进行自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4、每周至少对本幼儿园食堂进行一次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5、专项检查或督导检查结果要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6、落实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措施,严格控制幼儿园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7、坚决抵制发生传染病流行或食物中毒事件后不及时报告或隐瞒不报的行为。8、加强监督管理,加强责任心,若违反《食物中毒事故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卫生防疫工作计划精选篇二一、主要工作与要求1、加强卫生的防治宣传教育。开学初要做好学校春季传染病、流行病的预防、接种工作,及季节性多发病预防。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卫生纪念日这大好的宣传教育契机,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卫生保健意识深入人心。如利用3月3日全国爱耳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5月20日中国学生营养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6日全国爱眼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4月全国爱国卫生月等进行广泛卫生知识宣传,积极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2、重点提高学校应对“集聚性发热疫情”的处置能力,制订好“集聚性发热疫情”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学校的应对能力。切实做好学生的晨检工作,班主任及各任科老师要提高对学生晨检工作的认识,发现学生有发热、流感、猩红热、水痘等流行性疾病症状的,应在最快时间报告学校。平时学生因病缺课的要及时登记并报卫生室。发现有传染病症状的学生,班主任和卫生保健老师要迅速向有关领导报告并迅速采取措施,隔离病人,并送医院治疗。要做到学校、班级两级重点监控。3、继续做好“健康校园”的建设工作。要结合学校新一轮发展要求,通过广播、墙报、黑板报、午会、班(队)会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教育师生树立“学校是我家,健康靠大家”的浓厚意识,增强师生“讲卫生、重健康、防疾”的意识和自律行为,提高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