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十年后的自己一封信.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致十年后的自己一封信.docx

致十年后的自己一封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致十年后的自己一封信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信,肯定对各类书信都很熟悉吧,书信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特别方式。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信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致十年后的自己一封信,欢迎阅读与收藏。致十年后的自己一封信1亲爱的小阿木:你好!我是十年后的你。很冒昧给你来了这封信,深表歉意。但我希望这封信,能让你改变,让你有一个茁壮成长的未来,不再如我一般愁云惨雾。你可能很好奇,十年后的你,也就是我,如何模样。我在此斩钉截铁地告诉你——不尽树意。我的躯干瘦弱、伛偻,仿佛迟暮的老人,树冠窄小,顶上绿叶三两而已,或许一场秋雨后,这零星的叶片也会悠悠飘落,而我也将不复人间。我想你会问:为什么会这样?我想告诉你,这一切,源自你对母树的依赖。现在的你,一定是攀附着枝繁叶茂的母树以存。阳光明媚时,母树会漏下丝缕金灿灿的光辉,让你汲取营养;烈日当空,母树也会替你遮挡耀眼得将要刺穿树干的阳光,而你就倚着母树,懒洋洋得犯困。母树自你出苗时,就一直是你的避风港,替你遮挡一切风雨。你在母树的荫蔽下,自以为“茁壮成长”,可这不过是自欺欺人。你瞧瞧身边一株株独自面对风雨坎坷的小树,它们有母树护着吗?没有。在猛烈的狂风袭来时,你不远处的几棵小树摇摇摆摆,仿佛漩涡里挣扎的小船。而你在母树宽大的怀抱里,只感受到一丝丝轻微的柔风,母树替你挡下了狂风的怒吼。你没有听见母树的枝叶在呜呜悲鸣,苦苦支撑,你只是悠闲自在地嘲笑那几棵小树,笑它们孤零无依,只有一木艰难生长。可你自己又何其可笑?你依附母树生长,全无自己一丝本事,母树将一切现成的营养给予你,将一切可能将你扼杀的风雨却之树外。你沾沾自喜,以为能在母树的庇护下,你能一世无忧,安于享乐。可这条“捷径”真的这么好走吗?长大后的你,也就是我,没有你想象中健美的身躯,繁茂的树冠,浓密的树荫,只是伛偻着屈服于风雨。没有树能一生护着你。母树在一天天老去,对你无微不至的呵护,让它筋疲力尽。终于有一天,在风雨中化为一片狼藉。而你第一次承受如此凶猛的暴雨,悲切地弯下了腰。没有了母树的庇护,你在猝不及防的暴雨下无所遁形。你一次次地弯下腰,躯干已经变成了个空壳子,消耗着你所剩无几的生命力。烈阳炙烤着你,猛烈的阳光吸去了叶片中水嫩的青绿,从未经过阳光考验的绿叶在一片片枯黄。你手足无措,躯干已经被烤得微焦,这也是你向来躲在母树荫蔽里,养得太过娇嫩之故,以至于连夏阳的光辉都承受不住。反观你以前万分不屑的小树,他们向着骄阳而生,自在地吸取着日光,全无半分不适。这几棵小树,如今已是挺拔入云,有着你所向往的美好形体。我勉勉强强支撑了一个夏天,现今在凄冷的秋雨中,我已油尽灯枯,竭尽气力为你写下这一封信,只希望你能懂得——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脱离母树的荫蔽,你将拥有健壮的未来!来自十年后的你20xx年x月x日致十年后的自己一封信2亲爱的哲: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你已经是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了吧,此时,你在哪所大学就读?学的又是什么专业呢?你年少时的愿望实现了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最初的懵懂心愿是成为一名文博人。我清楚地记得,当年幼的你第一次走进国家博物馆时,内心那种无可比拟的震撼,就好似一道来自远古的追光,朦胧而又强烈,恍若隔世……那次去国博的经历让你推开了文博的大门。此后,你流连于各大博物场馆,青铜的'古朴厚重,陶瓷的朗润园滑,书画的翰墨流芳,都让你让你惊叹不已。后来,你热衷于观看《国家宝藏》《故宫100》《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文博节目,你追的“星”也是单霁翔、龚良等文博人。基于对文博的热爱,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你还成为了南通博物苑的一名小小讲解员,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尽绵薄之力。那时起,你就在心中埋下了一个小小心愿:长大以后成为一名研究历史、传承文化的文博人。当时你的目标是考上妈妈的母校——南京大学的历史系。那么,十年后的你是否得偿所愿了呢?少年的心总是善变的。慢慢的,你的心中又萌发了另一个心愿:成为一名法律人。20xx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加长版的寒假中,你接触到了罗翔老师的刑法法考课程,起初只是当相声在听,可渐渐地,你却入了迷。法律并不只是冰冷的规则条款,从法条的字里行间,主讲老师的一字一句中,传递出正义的力量、智慧的凝聚和人性的包容。听老师讲课时,你的心中总会涌动着满满的使命感,以及对法治的敬畏和对正义朴素的向往。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心生敬畏,一是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你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惩恶扬善的法律人,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添砖加瓦。这时候,你的目标又变成了考上爸爸的母校——华东政法大学。现在,这个愿望实现了吗?其实,无论你今后上什么样的大学,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道路,有一个心愿永远不会改变:做一个正直、善良、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就像电影《无问西东》里所说的: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