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5篇.docx
上传人:一吃****春晓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5篇.docx

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5篇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1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徐振明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孙景坤是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农民,现年96岁.他先后经历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在战争年代,他冲锋陷阵、英勇顽强,出生入死、屡立战功,负伤回国后又坚持重返战场,用热血青春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曾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多次,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等荣誉称号,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和平年代,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用执着坚守彰显了员的初心使命.徐振明是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首任所长,现年95岁.他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转战大江南北,经历战斗无数,留下累累弹伤,从“娃娃八路”成长为“战斗英雄”,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舍生忘死、英勇战斗,曾荣立多次战功.他退伍不褪色,转业到杨靖宇烈士陵园工作,父子两代默默付出,守护英雄陵墓60余年,身体力行保护革命遗迹、讲述英雄故事,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教育了无数青少年,感动了广大社会群众,2017年被评为“中国好人”.孙景坤、徐振明同志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孙景坤、徐振明同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的杰出代表,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革命战争年代,他们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为保家卫国、维护和平立下不朽功勋;和平建设时期,他们不改初心本色,坚守革命理想,保持优良作风,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革命战士英勇顽强、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忠诚品格,退役军人永葆本色、接续奋斗的优良传统.大家纷纷表示,要尊崇英雄,关爱楷模,学习抗美援朝老英雄的崇高精神风范,积极投身伟大实践,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孙景坤、徐振明“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孙景坤、徐振明同志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分别为孙景坤亲属代表、徐振明同志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牌和证书.辽宁省、吉林省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退役军人代表、青年学生代表等,在本地云发布现场参加发布仪式.时代楷模孙景坤先进事迹学习心得2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央视新闻推出系列报道英雄无悔,讲述志愿军老战士的英雄事迹、家国情怀.孙景坤是96岁高龄的志愿军老兵.他曾舍生忘死血战沙场,作战英勇荣立一等功.载誉回国后,他却深藏功名解甲归田,带领村民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在丹东市光荣院,一件挂满军功章和纪念章的军装挂在孙景坤老人的床头,这是他那段戎马生涯的见证.孙景坤的儿子孙福贵:我父亲很怀念他牺牲的战友,他有时候经常看这些奖章,再顺手去摸一摸,他的脑海里可能想的很多.1948年参军入伍的孙景坤曾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多次重大战役,并立下赫赫战功.1950年,孙景坤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曾因激战负伤回国治疗,伤刚好又再次奔赴前线.1952年10月,在配合上甘岭战役的一场战斗中,身为副排长的孙景坤接到了增援161高地的命令.当时,161高地三面处于敌人的火力控制之下,送弹药上去要冲过十几条封锁线.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营长就告诉我,你带领这九个人,扛多少手榴弹、扛多少子弹.一出发一看,飞机就来了,我们瞅准机会赶紧往上冲.冲上阵地的孙景坤,和所剩无几的战士们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他们打退了敌人多次反扑,孙景坤一人就击毙了21人.从中午一直到半夜,孙景坤和战友们浴血奋战最终守住了高地.因为作战英勇,孙景坤荣立一等功.1953年,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英雄报告团成员,孙景坤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而在回到家乡后的几十年里,他却从未提起这些荣耀.孙景坤的女儿孙美丽:我问他,你怎么不讲你战争年代的事情,他说我不能说,一个个熟悉的脸庞都倒下了,我不愿意说那些,心里难受.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回乡务农.在办理党组织关系时,他“隐藏”了自己的战功和荣誉,回乡第三天就拿起农具到生产队劳动.后来作为生产队长的孙景坤,带领乡亲们大力发展粮菜生产,用几年的时间栽下了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并带领村民一同修建水坝改造耕地.辽宁省丹东市山城村村民曲华成:这个河一发水就把地都冲坏了,(孙景坤)领着大家伙儿修这个拦河坝,想办法叫大家伙儿富裕起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