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教案.docx
上传人:骊蓉****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冬至》教案.docx

《冬至》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冬至》教案《冬至》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至》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冬至》教案1一、活动目标1、在动手制作汤圆中感受冬至的节日气氛。2、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简单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3、尝试动手制作汤圆。二、活动准备1、课件准备:《九九歌》童谣音频及图片;“汤圆”图片;“汤圆”手工成品图。2、材料准备:超轻黏土、卡纸剪成的纸盘。三、活动过程播放童谣音频及图片《九九歌》,引出活动主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很特别的童谣,名字叫《九九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童谣中出现了哪些数字?——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小结:这是一首描写天气变化的童谣,童谣中出现了一到九九个数字,所以叫《九九歌》或者《数九歌》。人们习惯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数完九个九之后,冬天结束,春天就来到了。组织谈话,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知道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冬至是个什么日子吗?——冬至是哪一天?小结:冬至又叫“冬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出示图片“汤圆”,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饮食习俗。——冬至这天,你家会吃些什么?——汤圆是什么形状的?(圆圆的)——汤圆有什么颜色?(白色、红色、黄色、紫色……)小结:冬至这天,各地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习惯。南方地区有冬至吃汤圆的习惯。出示手工成品图,播放童谣音频《九九歌》,发放材料“超轻黏土、纸盘”,鼓励幼儿动手制作汤圆。(可根据风俗习惯将汤圆换成饺子)——我们一起动手来制作好吃的汤圆吧。——我们可以用各种颜色的超轻黏土制作汤圆,还可以把汤圆搓成你喜欢的形状。搓好的汤圆要放在纸盘子上哦。温馨提示:童谣《九九歌》的内容不要求幼儿理解,教师在讲解内容的时候不宜太深入或时间太久。四、活动延伸1、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超轻黏土”,鼓励幼儿动手制作饺子。2、日常活动将幼儿制作好的汤圆装饰在班级的美工区内,供幼儿欣赏。《冬至》教案2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窖”,掌握四个要求的生字“窖、蚯、蚓、藤”。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冬至后万物萌动的生气勃勃的状态。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融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中,品味语言,感悟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冬至的资料,了解什么是冬至以及它的特点。搜集和冬至有关的谚语。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1.背诵《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师: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你知道它的含义吗?【设计意图】《节气歌》应该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歌谣,上课开始齐声朗诵,能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交流关于节气的信息。预设: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设计意图】这样将课前准备的信息进行交流,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读课文。2.指导学习字词:地窖蚯蚓呓语藤条预设:“窖“字容易写成宝盖头;注意“藤”字的正确笔画。苏醒:昏迷后醒过来。呓语:梦话。严严实实:严密,没有缝隙。【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生字、新词,能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能力。1.自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读完的感受如何?2.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3.全班交流。预设:课文主要讲了小时侯的“我”,从冬至开始就做着春天的梦:冬至过后,万物萌动,大地复苏,一切生命都焕发出生机。人们盼望着春天,迎接着春天。感受:冬天就要过去,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作者特别向往春天,对生活无限热爱。……【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三、默读课文,概括段意。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通过概括段意,理清文章的脉络,为进一步理解文章做好铺垫。2.交流:第一自然段:冬至是怎么回事。第二自然段:冬至过后,春天悄悄地走来。第三自然段:冬至的等待。第四自然段:冬至的梦。第五自然段:冬至的记忆。第二课时一、师范读第二自然段,学生回顾课文。【设计意图】教师的范读有很好的感染作用,能为学习课文创设一个较好的氛围。二、品读课文,畅谈感受。1.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