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8.1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18.1.1有机物降解机理2.生物膜的生长与脱落1)生物膜的生长生物膜的形成生物膜的成熟2)生物膜的脱落3)生物膜脱落的原因内因厌氧菌营养耗尽而死亡,其附着力降低,很快脱落气态代谢产物不断逸出,破坏了好氧层生态的稳定,使二者失去了平衡,生物膜老化气态产物的积累,将膜顶起外因水流的冲刷作用,加大水量,则冲刷力增大18.1.2微生物学特性18.1.3微生物膜法技术特征18.2生物滤池1.池体生物滤池的池体多为圆形、方形或矩形;池壁可有孔洞或不带孔洞的两种形式,有孔洞的池壁有利于滤料的内部通风,但在低温季节,易受低温的影响,使净化功能降低;池壁一般要求高于滤料表面0.5~0.9m。2.滤料滤料是生物滤池的主体,它对生物滤池的净化功能有直接影响。其一般要求:大的表面积;有足够大的孔隙率;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不易变形和破碎。3.布水装置布水装置的目的是将废水均匀地喷洒在滤料上。主要有两种:固定式布水装置(普通生物滤池多采用);旋转式布水装置(高负荷生物滤池和塔式生物滤池常用)。4、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处于滤床的底部,其作用是收集、排出处理后的废水和保证良好的通风;一般由渗水装置、汇水沟和总排水沟所组成;渗水装置用于支撑滤料,其排水孔隙的总面积应不小于滤池表面积的20%;渗水装置与池底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在0.4m以上,以利通风,一般在出水区的四周池壁均匀布置进风孔。18.2.2生物滤池工作原理18.2.3生物滤池的操作系统1)塔式生物滤池的特征(1)在构造方面的特征(2)在工艺方面的特征①高负荷率;②滤层内部的分层,能够承受较高的有机污染物的冲击负荷。2)塔式生物滤池的设计计算当前,塔式生物滤池主要按BOD—容积负荷率进行计算。对生活污水和城市污水可以参考国内、外的运行数据选定。(1)塔滤的滤料容积:式中V——滤料容积,m3;Sa——进水BOD5,也可按BODu考虑,g/m3;Q——污水流量,取平均日污水量,m3/d;Na——BOD容积负荷或BODu容积允许负荷,(gBOD5/m3滤料•d)或gBODu/(m3滤料•d)(2)滤塔的表面面积式中:A——滤塔的表面面积,m2;H——滤塔的工作高度,m;其值根据下表18-1所列数据确定。(3)塔滤的水力负荷式中q——水力负荷,m3/(m2•d)。当有条件式,水力负荷q应由试验确定,并行用上式校核,如通过试验所得到的水力负荷值,若q′=q,说明设计是可行的;q′>q,则可考虑适当降低滤池高度;q′<q,则应考虑加大滤池高度或采用回流或多级滤池串联。4.曝气生物滤池1)系统与构造18.2.4工程实例该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为:塔式生物滤池设计容积负荷1.8KgBOD5/(m3/d),有效容积400m3,采用4座,每座滤池直径3.09m,滤池面积7.5m2塔高18.5m,滤池高度13.5m。水力负荷为200m3/(m2•d),COD去除率65%,出水COD为142mg/L。18.3生物转盘18.3.1生物转盘基本构造1.盘片1)材质:要求轻质高强、耐腐不变形、取材加工方便,一般采用聚氯乙烯或聚脂玻璃钢制作。ζ=3~7mm(ζ=10~15)2)形状、大小:圆形、正多角形,为波纹状盘片,此时表面积可提高一倍。直径Φ:2~3.6m,最大Φ5.0m3)盘片间距:一般为30mm,多级转盘前级数为25~35mm,后级数10~20mm。2.接触反应槽半圆形,盘片直径40%浸没于污水中,盘片边缘与槽内面间距≥150mm,进出水采用锯齿形溢流堰,槽底设放空管。对于多级生物转盘在级与级之间设导流槽。3.转轴与驱动装置1)转轴:实心钢轴或无缝钢管,长L=0.5~7.0m,否则易扰曲变形,发生折断或扭断,直径d=50~80mm。2)驱动装置:电机→减速器→转动链条→轴,转速0.8~3.0r/min,线速度10~20m/min。不能过高或过低。18.3.2生物转盘工作原理18.3.3生物转盘操作系统2.生物转盘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组合2.生物转盘系统的特征3.生物转盘的新进展(1)空气驱动的生物转盘(2)与沉淀池合建的生物转盘(3)与曝气池合建的生物转盘18.3.4工程实例工艺流程:18.4生物接触氧化18.4.1生物接触氧化的工作原理18.4.2生物接触氧化的基本构造1)池体:圆形、矩形、方形。填料高3~3.5m,底部布气层高为0.6~0.7m,顶部稳定水层0.5~0.6m,H总=4.5~5.0m2)填料:·蜂窝式填料·波纹板状填料·半软性填料·弹性立体填料·不规则粒状填料·球状填料2.形式(2)单侧曝气型2)直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国内多采用)3)多段串联射生物接触氧化池:居民小区,实质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