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自查问题整改措施通用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个人自查问题整改措施通用多篇.docx

个人自查问题整改措施通用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个人自查问题整改措施通用多篇【概述】个人自查问题整改措施通用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个人整改措施篇一鉴于公司质量问题频发,并呈现出多环节、多层次、多样化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保证产品金牌品质,为公司的品牌运行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使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真正健康有序、规范高效的运行,特作出以下工作整改:一、造势宣传、思想提升阶段(约用时15天左右)。(1)全体员工质量教育。规划部门:公司高层管理。执行部门:质检部、研发部、各车间班组。参与人员:全体一线员工。形式:培训教育。内容:由质检部负责分类分项介绍公司产品及其零部件的检验项目、检验方式和检验标准,以及质量问题集中点。研发部负责介绍产品的性能、结构、工艺要求,作业指导,检验规范等。车间主任和班组长负责介绍生产工序特点、工序衔接、工序分配和员工之间配合要求。作用和目的:让员工全面了解公司产品的相关信息,为下一步公司自检互检制度的执行打好基础。(2)供应商和外来货厂家的质量宣传。可与x月x日一起或分别召开供应商和供货厂家质量大会,会议要求所有供应商参与并签订相关质量保证协议,并听取供应商对质量方面的建议和意见。目的是让供应商们了解公司的质量管理形式,积极配合公司的质量控制活动,提高供应商的质量意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以后的合作双赢局面扫清道路。详见《供应商管理制度》《供应商质量协议书》。(3)公司所有职能部门召开质量会议,明确各职能部门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的职责权限,以及工作重点和下一步工作方案。二、稳扎稳打、贯彻执行阶段(约用时1个月)。(1)规范公司各种流程、程序和制度。主要有:生产流程、物料运转流程、质量控制流程、新产品开发流程(包括试样)、质量事故申报处理流程、《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产品检验与实验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采购控制程序》《生产过程控制程序》、生产车间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物料管理制度(包括采购、出入库等),薪酬管理制度,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等。(2)各部门需要添加执行的制度及相关表格记录。(3)将质量指标分解,纳入管理人员考核。三、检查总结,持续改进阶段(约用时2—4个月)。质量问题涉及到公司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从质量事故的发生、分析、整改到监督反馈,反映出公司各个环节的管理漏洞和不足,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每起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根源,再建立起有效的管控机制,才能避免问题的再次发生。通过实施以上两个环节的各质量整改,会解决一些质量问题和管理上的弊端,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负面的质量因素,只能不断优化和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才能不断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四、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阶段。通过几个月的整改和完善,基本可以形成符合目前实际情况的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和各个岗位也能认识到自己在质量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可先由人力资源部编写各部门部门职责、各岗位职位说明书,进一步优化薪酬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公司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通过绩效考核对职能部门和岗位进行工作优化,达到人事相宜。其次,生产系统应导入IE管理(工业工程管理),设计合理的价值流图和工位分析,使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进一步标准化,从而减少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出错的几率。最后,要重视员工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员工操作熟练,准确,达到标准化作业。为以后的标准产能和定额管理做好准备。个人整改措施篇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用心投入,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对照县委书记的好模范、好榜样——焦裕禄,对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征求到的群众意见6条、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查摆的突出问题7条、专题民主生活会相互批评意见18条、上级党组织和督导组点明的问题条、认领班子反馈意见中个人问题6条,共征集到对我个人的意见37条,经过仔细归纳梳理后,构成了10条具体问题。根据省委部署和市委安排,针对活动中深入查摆和广泛征求的意见推荐,梳理列出问题清单,逐项研究构成了个人整改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政治敏锐性不强。对身边群众的一些对党不满言论,没有注意用好的方式方法去加以引导,化解他们的不满情绪。2、缺少蹲点,摸不到实情,脱离群众,不接地气。深入公路养护生产一线少,对实际状况的了解不多。3、抓党建力度不大。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4、工作不实、落实不力。工作方式简单,创新不足。工作中,对于分管的主要事务盯的紧、抓的实,相对于日常事务,习惯于按老办法交任务、压担子,缺乏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导致有些工作流于形式,没什么起色。5、不敢担当、不愿负责。逃避职责,得过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