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县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县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8页关于县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农机服务产业化的载体和中坚力量,大力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具补贴的大力实施和农机化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全县农机化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带动了农机化公共服务领域的拓宽,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全面摸清全县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现状,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日前,xx县农机部门组织人员,对全县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综合调研。一、全县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一)机构设置。xx县农机部门公共服务体系主要由“农业机械推广服务站、农机安全监理站、农业机械化学校、各镇区办农机站”组成,农业机械推广服务站、农业机械化学校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农机安全监理站是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局机关纳入了参照公务员管理,编制21个。全局现有干部职工14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4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21人,助理工程师39人),管理人员44人,工人38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57人,中专学历53人,其中具有农机及相近专业学历29人。全额拨款编制52人,差额拨款编制53人,自收自支编制41人。18个镇区办设有18个农机管理服务站,均为综合站,每站有1名人员从事农机管理服务工作,均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5人,高中及中专学历13人,隶属镇区办人民政府,主要从事政府日常工作及农机工作。村级主要由村委会代理,没有专管人员。(二)资金来源。农机化公共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预算投入,其资金用途主要是人员经费,工作经费极少。二、开展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效(一)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开展农机示范推广等服务。全县自2005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全县共落实国家农机补贴资金8100余万元,补贴农户7846户,补贴农机具9200余台,带动农户农机化投入1.7亿元,优化了全县农机装备机构,提高了全县综合机械化水平。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18.6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达到1.9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848台,各类配套农机具数量达到3.2万台,联合收割机数量达到4600台。在大力发展粮食作物机械化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向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倾斜,累计推广大蒜收获机860余台套、棉花拔柴机360台套、秸秆粉碎还田机3600余台套、大型秸秆打捆机52台套、植保机械2.2万台套,其中大型吊杆式植保机22台套、航空植保无人驾驶飞机3架,全县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由2010年的10%提升到2013年的46%;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6%,农业机械化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二)抓好农机安全监理和质量监督服务工作,确保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在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中,一是按照农业部和国家安监总局的部署,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先后建立了3个示范乡镇和142个示范村;二是按照农业机械牌证管理的有关要求和规范,严格做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登记注册及年度检验工作;三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开展农机安全教育宣传活动,使农机安全教育进田间,进千家万户,着力营造‘平安农机’舆论氛围;同时,认真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会同公安、交警等部门集中开展了黑车非驾、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了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在农机质量监督上,一是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加强对农机销售、维修市场的监管;二是每年对购机补贴重点机具进行质量跟踪调查,“3.15”组织开展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宣传活动;三是加强了农机质量监管机构规范化建设,开通了投诉服务咨询热线电话,及时受理各类农机质量投诉案件,调解纠纷,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三)广泛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服务,切实提高农机队伍和农民素质。一是利用农机学校现有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农机操作手的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二是以农机科技下乡为载体,组织农机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设施农业、棉花、大蒜等经济作物生产所需的农机化技术和配套机具进行现场作业演示、培训和跟踪服务活动,使农机科技知识和技术服务深入到田间地头,让农民切实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实惠。2014年上半年共举办农机科技下乡80余次,培训了人员1.5万人次,激发了农民使用推广新型农业机械的热情,为发展农机化事业、提高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