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弱电系统及智能化安装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建筑弱电系统1、信息点位置、标高及管线的敷设,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2、对于特殊导线如:五类线、超五类线、同轴电缆等,除外观、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等常规检查外,建议由有关信息部门确认后再行敷设。3、火灾报警系统:⑴、火灾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⑵、火灾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⑶、点型火灾控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探测器周围0.5米内,不应有遮挡物;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米;在宽度小于3米的内走道顶棚上安装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温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米;烟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米;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度。探测器盒底座固定牢固可靠,不得松动。⑷、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得利用镀锌扁钢或金属软线。4、保安监控系统:⑴、施工前应对系统使用的材料、部件和设备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按施工图材料表对材料进行清点、分类;各种部件、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产品外观应完整,无损伤和任何变形;电源设备均应通电检查各项功能。⑵、电缆线路敷设: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电源线宜与信号线、控制线分开敷设;墙壁电缆的敷设,沿室外墙宜采用吊挂方式;室内墙面宜采用吊挂方式;室内墙面宜采用卡子方式。墙壁电缆当沿墙角转弯时,应在墙角处设转角墙担。电缆卡子的间距在水平路径上宜为0.6米;在垂直路径上宜为1米。⑶、摄像机安装:①、安装前应将摄像机逐个通电进行检测和粗调,在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安装。②、在搬动、架设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镜头盖。③、摄像装置的安装应牢靠、稳固。④、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宜留有1米的余量,不得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机的电缆和电源线均应固定,不得用插头承受电缆的自重。5、电话、电脑布线,有线电视系统:⑴、线缆的敷设应符合以下要求:①、电缆桥架宜高出地面2.2米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0.3米,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②、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隔1.5米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3~5米处进行固定。③、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米,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米。⑵、设备间安装工艺要求:①、设备间应提供不少于两个220V、10A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②、设备间宜处于干线子系统的中间位置。③、机架或机柜前面的净空不应小于800mm,后面的净空不应小于600mm。④、壁挂式配线设备底部离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300mm。⑤、在设备间安装其他设备时,设备周围的净空要求,按该设备的相关规范执行。⑶、工作区信息插座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安装在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采用防水和抗压的接线盒。②、安装在墙面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模块或集合点配线模块,底部离地的高度宜为300mm。⑷、有线电视安装要求:①、在系统工程中选用的部件和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经国家规定的质检部门测试认定。②、选用的设备和部件的输入、输出标称阻抗、电缆的标称特性阻抗均应为75欧姆。③、不得将电缆与电力线同线槽、同出线盒、同连接箱安装。④、明敷的电缆与明敷的电力线的间距不应小于0.3米。⑤、系统的工程施工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并应遵守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的要求。2、设备、软件产品、系统接口进场检验质量通病与防治【质量通病】1)对未列入强制性认证产品目录或未实施生产许可证和上网许可证管理的产品,未按规定程序通过产品功能、性能检测。2)进口产品未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的质量文件未提供中文文本。3)系统承包商编制的用户应用软件、组态及接口软件未提供完整的文档。【质量标准】《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3.3.5设备及材料的进场验收应填写本规范附录B中表B.0.1,具体要求如下:1保证外观完好,产品无损伤、无瑕疵,品种、数量、产地符合要求;2设备和软件产品的质量检查应执行本章第3.2节的规定;3依规定程序获得批准使用的新材料和新产品除符合本条规定外,尚应提供主管部门规定的相关证明文件;4进口产品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提供的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