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八年级物理上册 月考检测卷(二)(检测内容:第 四、五 章)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丹烟****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八年级物理上册 月考检测卷(二)(检测内容:第 四、五 章)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

2021八年级物理上册月考检测卷(二)(检测内容:第四、五章)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填在题后括号内)1.小兰同学笔直站在寝室门口竖直放置的整容镜前0.5m处,他后退0.5m,镜中的像大小变化情况以及镜中的像与他的距离变为()A.不变,2mB.不变,1mC.变小,1mD.变小,2m2.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放大的虚像,这时的酒瓶和酒精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3.如图所示是小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4.下列有关光的表述正确的是()A.“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B.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光的镜面反射C.“海市蜃楼”——光的漫反射D.驾驶员看到后视镜中的景物——光的折射5.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B.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C.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6.“一河诗画,满城烟花”,2019年中国(浏阳)国际花炮文化节的焰火惊艳全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焰火属于自然光源B.焰火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C.先看到焰火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D.焰火把人影照在地面上,人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7.舞蹈训练室竖直墙壁上安装有平面镜,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平面镜前的位置如图所示,他们位置连线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甲在直角顶点,乙、丙连线平行于平面镜。则()A.甲与甲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B.乙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丙与丙的像间的距离C.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小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D.甲的像与乙的像间的距离大于乙的像与丙的像间的距离8.关于光学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9.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b点,在虚线框内放入甲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框内放入乙透镜后,光线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a点,则()A.甲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B.乙是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C.甲是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乙是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10.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②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B.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5cm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1.如图所示,“我”看不见“美景”的原因是。12.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后,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13.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7°角,如图所示。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折射角的大小为。14.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的白色光屏上,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此实验说明白光(填“是”或“不是”)单色光。小明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在A处,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说明A处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看不见的光叫。小华想证明处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那么她应该把(填“温度计”“1元硬币”或“100元纸币”)放到C处。15.如图所示是关于小猫和小聪的一幅漫画,此现象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的。16.人进入老年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远、太近的物体都看不清楚。近视远视一体眼镜(双光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部分可以看清书上文字,透过上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由此可知,近视远视一体眼镜下半部分是透镜,上半部分镜片对光具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1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应在c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或“先变大再变小”)。18.如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的实像,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三、作图题(6分+3分+3分=12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