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功小明举着杠铃原地不动。小球(xiǎoqiú)在光滑的桌面上滚动一段距离。一人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前进。用力将图钉压进墙里。1、功的原理:使用(shǐyòng)任何机械都不省功3、应用(yìngyòng):斜面功率(gōnglǜ)机械效率(jīxièxiàolǜ)5、如何(rúhé)提高机械效率例1:一学生用100N的力将重为5N的足球沿水平方向踢出20m远,则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A2000JB100JC0D无法(wúfǎ)确定拓展1:甲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乙物体放在粗糙(cūcāo)的水平面上,现用相同的水平推力,分别使两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则两次推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和W乙,W甲W乙。(填“>”、“=”、“<”)拓展2:重100N的物体在20N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dìmiàn)前进1m,则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为()A20JB100JC0D无法确定3、使用机械做功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B)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时间(shíjiān)少;(C)功率小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慢;(D)以上说法都不对.4.引体向上是体能测试项目之一,引体向上时双臂的拉力使身体上升,并对身体做功(zuògōng)。现要测量人引体向上时功率的大小,请根据你自身的体验或观察他人做引体向上的过程,说明所需测量的物理量并给出合理的数值,写出引体向上时人做功(zuògōng)的功率的表达式,并算出具体数据(g=10N/kg)解:5、功率为100kw的汽车在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xíngshǐ)时,汽车的牵引力为多少?功率(gōnglǜ)的计算例:功率相等的甲乙两辆汽车(qìchē),在相等时间内,甲、乙两车通过的距离之比是2:1,则:()A.牵引力之比为1:2B.做功之比为1:2C.速度之比为1:2D.做功之比为2:16、判断:下面说法中是否正确.(1)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2)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3)物体(wùtǐ)做功越慢,机械效率越低(4)做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5)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6)做相同的总功时,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7)用不同(bùtónɡ)的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时,机械效率一定相同(8)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9)做的额外功一定时,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10)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7、某同学为了将质量为5kg的物体提高1m,考虑到额外功的影响,则下列方式中该同学做功(zuògōng)最少的是()A.徒手将物体直接抬高1mB.通过动滑轮把物体吊高1mC.通过斜面把物体推高1mD.通过定滑轮把物体吊高1m8、为了(wèile)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9.用图12-3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900N的重物匀速提升2m,所用的拉力为500N,(1)这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duōshǎo)?(2)若不计摩擦,则动滑轮重为多少(duōshǎo)。(3)不计绳重和摩擦,若用此滑轮组将400牛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米求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效率?10.某同学准备做“测定(cèdìng)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选择器材有:弹簧测力计、钩码、铁架台、定滑轮、动滑轮各一个、一根足够长的细绳。(1)他所选的器材少了___________(2)补足器材后,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际操作A.将滑轮组安装在铁架台上,在滑轮组下方挂好钩码,在细绳的一端系住弹簧测力计B.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C.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测量出钩码提升的高度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E.将有关数据填入表格中,并进行必要的计算。上述步骤中,有一项需要做出重要补正,该项需补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补正后,按正确的操作方法完成了实验,并记录了如下(rúxià)实验数据,请帮助完成下表:11.用动滑轮上有5段绳子的滑轮组来提升3600N的重物,若提升过程中机械效率是75%,则(1)至少要多大力(dàlì)才能提升重物.(2)若不计拉绳质量及摩擦,可得出动滑轮总重是多大?12.如图,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的重力相同,用它们分别匀速吊起重都为G的物体,忽略(hūlüè)摩擦阻力及绳重,则拉力之比为,η甲η乙13.用一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900牛的物体,使物体升高2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动滑轮重90牛,求提升重物过程(guòchéng)中克服摩擦做了多少功?15.某人用250牛的推力,把一个(yīɡè)重1000牛的物体沿着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