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立春是几月几日立春是几月几日2019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2月4日前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起,春季开始了。那么2019立春是几月几日是什么时候呢?以下是PINCAI小编收集整理的立春是几月几日2019,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立春是几月几日20192019年2月4日(十二月三十星期一)双春年,即是指在一年之内出现了两个立春节气。双春年是中国纪念历法中出现的独特现象,其实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的“阴差阳错”造成的。阳历,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地球公转1周为1年,分12个月,算做365天(闰年则有366天)。阴历是按月亮盈亏变化的规律制定的,以月球绕行地球1周为1月,一年为12个月的一种历法,实际天数为354天。中国的历法就是结合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制定的。这样,在阴历和阳历之间就出现了11天的偏差,于是在阴历中出现了“闰月”,来解决阴阳历中出现的时间差问题。相关阅读:立春饮食立春饮食在民国初年没有改变。大量的地方志对此都有记载,即使一些没有提及迎春礼仪的地方志,也记述了立春饮食。与清代比较,民国时期的立春饮食习俗没有大的变化。例如清代康熙《天津卫志》载“:立春食萝卜,谓之咬春。先一日迎芒神,设宴啖乾隆《天津县志春》和光饼。”绪《天津府志》的记述与此完全相同。民国《天津志略》则没有提及官方的迎春礼仪,但是对民间立春饮食的记载却很详细:“是月如过立春,多食春饼,备酱、熏及炉、烧、腌、鲜各肉、并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白菜、粉干、鸡蛋等,而以面粉烙薄饼,卷而食之。妇女多食紫水萝卜,谓之子孙萝卜,曰咬春。”当然,这里描述的是比较富庶地区的富裕之家,但是即使贫困地区,立春的饮食习俗也没有变化。例如河南民国《林县志》所载“:民国后礼废,民间于是日食薄饼、萝卜丝,谓之咬春。”即使节日食品相对简单,立春的饮食习俗依然传承。这与官方礼俗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是北方立春饮食习俗的基本情况。在广大南方地区,立春吃生菜的习俗也没有改变。清末广东《开平县志》和《新宁县志》记述了迎春礼仪,也记载了民间立春饮食习俗“:啖生菜、春酒,以迎生气。”民国《赤溪县志》没有记载迎春礼仪,但是对立春饮食习俗有着同样的记载:“立春日,啖生菜,饮春酒,以迎生气。”这些记载明显表示,在从清末到民国的社会变迁中,官方的迎春礼俗发生了剧变,而民间饮食习俗仍然如旧,没有什么改变。由于迎春礼仪的消亡,官方的春宴在民国时期便不再举行。尽管迎春在辽宁和四川偶尔举行,但是对春宴都没有记载。这说明,与官方礼仪相联系的春宴或者已经不复存在,或者不再占有值得一书的地位,但是家庭中的春宴春酒还存在。民国《天津志略》对民间的立春饮食的记载实际是对立春家宴的描述,不仅有立春的节日食品春饼,而且备酱、熏及炉、烧、腌、鲜各肉及鸡蛋,并各色炒菜,其中包括冬春之际稀有的菠菜、韭菜,菜肴相当丰盛。春饼在民国时期,甚至在建国以后仍是北方人民喜爱的食品,几乎成为全国通行的岁时特殊食品。在50年代和60年代,在黑龙江还盛行立春吃春饼卷白菜,在浙江则用春饼卷黄芽菜、茭菜和绿豆芽。当然,在中国北方最有特色,至今比较普遍的立春食品还是萝卜。在我的家乡山东省泗水县,萝卜是冬季的重要蔬菜之一,也是人们喜爱的蔬菜。它不仅作为水果的代用品生食,还常常用作悬挂的花盆,把萝卜从中间部位截断,挖出内瓤,装入串在一起的蒜瓣,白天悬挂在屋门外太阳光下。几天之后,萝卜和蒜瓣都抽出绿芽,时间久了,萝卜还可以开花。在冬末初春的北方,树木花草枯萎之际,这生机盎然的绿色便十分珍贵。作为节日食品,充足的食物来源和对于这种食品的生理需求是必要的前提,但是人们对这种食品的价值评判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节日食俗的架构中,生理需求常常构成内在的隐含的深层功能,而价值评判构成外在的表层功能。只要食物来源的基础条件不变和这种生理需求一价值评判的对应结构能够保持相对稳定,那么这种食品及相应的食俗就可以得以延续。在北方许多地区,自然环境和农村的生活条件在民国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基本上没有改变,萝卜的象征意义也没有改变,所以立春吃萝卜“咬春”的习俗也还存在。在广东人们至今仍然十分喜欢吃生菜。但时间并不是仅限于立春,而主要是在春节。在正月二十六日朝拜观音时,人们要吃生菜会,也就是会友们聚在一起吃蚬肉、生菜、韭黄做的生菜包。但是家庭于立春举行的春酒春宴已经销声匿迹。根据笔者年作的问卷调查,立春在许多地区已经不再作为节日看待。河南新乡、商丘和安阳已经多年不过立春。在山东的临沂只是把立春作为一个农业节令。人们不把立春作为正式的节日,当然不会再置酒作菜,邀亲请友隆重庆祝。这种民间习俗渐弱的趋势与官方礼俗的消失有着密切关系。在迎春礼俗盛行的清代,迎春场面浩大,节日气氛浓烈,观春归来,余兴未尽,相邀开怀痛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