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特训《公文写作与处理》(2023年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3.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特训《公文写作与处理》(2023年版).pdf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特训《公文写作与处理》(2023年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特训《公文写作与处理》(2023年最新版)事业单位招聘题库大纲考点高频考题:1、多选题确定公文成文日期的依据有_____。A:领导人签发日期B:印发日期C:会议通过日期D:审稿日期参考答案:A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C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关于成文日期的规定:署会议通过或者发文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联合行文时,署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B项公文的印发日期能否成为确定公文成文日期的依据?不能,公文只有签发了才能印发,由《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可知,签发后即确定了成文日期,所以印发日期于成文日期之后形成,不能作为成为日期的依据。2、单选题公文的语言应该是_____。A:庄重严谨B:华丽流畅C:威严有力D:古朴典雅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3、单选题我国法定的公布性公文不包括_____。A:公报B:通告C:公示D:公告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解析]公布性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向人民群众公布有关事项的公文,主要包括通告、公告、公报和公示,公示不是正式文种。4、单选题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权威性与行政约束力的是_____。A:报告B:请示C:简报D:会议纪要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C系统解析:简报,不是公开刊物,而是内部编发的管理文书。各级各类简报都有自己的发放范围,因此,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质,简报传递于机关、单位之间,但它与正式的公文不同,上级对下级的简报,没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不能用来发号施令。5、单选题公文写作的材料大致可分为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下列不属于事实材料的是_____。A:人物B:事件C:细节D:报刊社论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公文写作的材料,可分为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两类。事实材料包括人物、事件、工作情况、现象、细节、数据图表等;理论材料包括经典著作、领导讲话文稿、文件、报刊重要社论及重要理论文章等。故本题答案选D。6、多选题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_____。A:符合党、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B:一文一事,中心明确C:用语庄严、简明、通顺D:为使各方面了解情况,多印刷文件参考答案:A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C系统解析: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15条第四项规定,请示应当一文一事。并没有明文规定其他公文也只能一文一事,故B项错误。D项则显然不合公文的基本要求。故本题答案为AC。7、单选题公文的语言,从句型看经常使用的是_____A:无主句B:主谓句C:祈使句D:感叹句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为照顾行文的简洁,经常使用无主句这种特殊句型。8、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收文处理程序的是_____。A:签收、拟办B:签收、核稿C:登记、催办D:拟稿、签发参考答案:A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C系统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24条规定,收文办理主要程序是:签收、登记、初审、承办、传阅、催办、答复。拟办属于承办环节当中的工作步骤。故本题答案为AC。9、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反映通报特点和作用的是_____。A:内容具有较强的典型性B:让事实和数据说话,无需阐发和论证道理C:主要起感召、宣传和教育作用D:均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参考答案:AC本题解释:参考答案:A,C系统解析:通报具有典型性和说理性两大主要特点,答案B跟通报的说理性特点矛盾,排除掉。D不是通报的特点。因此答案为AC。10、单选题公文内容代表的是机关意志,它必须以_____。A:拟定者的名义制发B:机关的名义制发C:法定代表人的名义制发D:机关的名义或法定代表人的名义制发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解析】公文大多是以机关的名义制发,但有时也以领导人的名义制发,如命令、议案等文种,都是在文件上签署个人的姓名。这里“领导人”即为公文的法定代表人。故本题答案选D。11、单选题下列文种中属于陈述性的上行公文是_____。A:请示B:报告C:议案D:意见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意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