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形态及生态效应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厦门市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形态及生态效应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厦门市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形态及生态效应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厦门市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形态及生态效应研究的中期报告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厦门市翔安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形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方法:1.采集翔安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样品,共计50个样品。2.采用ICP-MS和SEM-EDX对土壤样品中11种常见重金属元素(As、Cd、Cr、Cu、Hg、Ni、Pb、Sb、Sn、Zn、Fe)的含量和形态进行分析。3.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差异和其相关因素。4.对重金属的形态进行分析,探讨其生物可利用性和环境风险。5.通过计算生态风险指数(ERI)评估土壤重金属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1.翔安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整体处于安全范围内,但农田土壤中Pb、Zn的平均含量超过了中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限值,有一定的环境风险。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工业用地和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高。3.土壤重金属的形态以可交换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其中可交换态重金属容易逸散,对生态环境风险大。4.生态风险指数评估表明,翔安区土壤重金属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处于较低的级别。但需注意农田土壤中Pb、Zn的生态风险。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翔安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形态及生态风险,为翔安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指导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