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地理-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科考试.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高三地理-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科考试.pdf

最新高三地理-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科考试.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X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科考试大纲Ⅰ.考试性质广东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是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组成部分,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考核报考理科类和体育类专业的考生地理学科学习情况的水平测试。Ⅱ.命题指导思想以教育部2003年制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本大纲为依据,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基本观念简单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试题适用于使用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Ⅲ.考核目标与要求1.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文字表述和图形语言中获取地理信息。2.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3.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回答问题。4.能够运用地理学科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5.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简单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6.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发现地理问题。7.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简单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8.能够应用简单的论据或措施,解决地理问题。IV.考试范围和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及《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考试内容包括地理课程标准的必修课程内容。具体如下:专题内容(1)地球所处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宇宙中(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地球(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1)地壳物质循环。(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自然环境(3)大气受热过程。中的物质(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运动和能量(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交换(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自然环境(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的整体性(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4.自然环境(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人类活(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动的影响(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5.人口与(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城市(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6.生产活动(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4)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地域联系(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7.人类与地(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理环境的(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协调发展(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8.区域地理(1)区域的含义。环境与人(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类活动(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1)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3)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9.区域可持措施。续发展(4)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5)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10.地理信息(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技术的(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