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珍惜资源建议书珍惜资源建议书1亲爱的xx市卫生局局长:您好!我是江南小学的一名少先队员。为了我们城市的未来,我不得不在您百忙之中写信给您,请您谅解。您知道吗?我们唯一的xx河已快变成废水河了。据我最近的观察,原因其一:xx河附近开了好几家工厂食品厂,造纸厂等。这些工厂排出的废水,废气。即污染了xx河的.水,又污染了环境和空气。我们市民吸进去的有害物体越来越多;其二:我发现我周围的一些市民们将吃完食品的塑料袋故意扔进xx河。他们这样不爱护环境,到头来受惩罚的还是我们自己。这样不好的现象实在太多了,都是因为人们的环境意识淡薄。这点,有关部门应严加处理。为了组止这些不良行为扩展,我向有关部门提出以下及点建议:1、将xx河附近的工厂搬运到郊外。2、在河边每间隔20米,插入一个告示牌,上面应写:请勿乱扔垃圾,否则罚款100元。3、组织“绿色环保”小组,提倡人们环保概念。“绿色小天使”选自于小学生,条件:要有环保意识。敬爱的xx市局长,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市民们的身体健康。请采有我提出的建议。祝您身体健康!此致敬礼!xxx日期:20xx年xx月xx日珍惜资源建议书2各位社会公民:大家好!俗话说:“如果不珍惜水资源,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也就是人类的眼泪。”水,滋润万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据我了解中国的水资源,虽说是非常富裕的,但是人们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非常严重。有一篇新闻报道说:“有一个工厂不注意保护水资源,把工业废水排入河流,湖泊,造成水资源污染严重,鱼生活在这些废水里大量死亡,人们喝这样的水会生病,严重影响了身体的健康。”如果这样的事情继续下去,那么人类该怎么生存呢?针对水污染环境,为了给大家一个绿色的生存环境,我建议:1、生态环保部出台的.更严的制度,对乱排放污水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2、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3、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4、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更好的履行为社会服务意识。现在很少有家庭是注意节约水资源的,有的家庭在洗完碗、洗完菜总不关水龙头水,任由水随意流,这难道不浪费水吗?我建议大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去节约用水:一、我们可以把洗菜和淘米的水用来浇花,这样可以节约水资源。二、可以把淘米的水用来洗菜,再用清水。再冲洗一遍,不仅节约了水还可以有效的清除蔬菜上面的残损农药。三、可以把卫生间里的水箱的浮球向下调两厘米,每次冲洗可节省近三千克的水,按家庭每天用四次计算一年可节约四千三百八十千克。水是生命的泉源,只有有了水人类才可以生存。珍惜水资源,保护资源,节约资源,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珍惜水资源,使我们家园更加美好。建议人:xxx日期:20xx年xx月xx日珍惜资源建议书3尊敬的环保局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想跟你们说的是,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它就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生存资源和条件。可是现在,浪费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不禁感到担忧。不知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严重的现象:近几年来,我们家乡附近山上的许多树木都被大量地砍伐了,过去一棵棵参天大树没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山丘。过去美丽的青山,现如今却成了荒山:裸露的`岩石,贫瘠的黄土,残留的树桩。过去我们走进山里,到处生机盎然,鸟语啾啾,流水潺潺。可如今,那里的小动物们都搬了家。每次雨后,大量的泥土就随着小溪流到山脚。大山再也不是我们的天然游乐园了。我们都知道,森林好比一堵天然的屏障,有了它,沙尘暴、龙卷风、干旱、洪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便不敢来侵犯了,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保障。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相当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61。52%;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这些残酷的数据都在提醒我们:我国森林资源已经少得可怜,怎能再让我们任意挥霍呢?放眼看看世界人民是怎么对待森林资源的吧!美国是资源大国,他们的国民消费水平位居世界之首。但美国学生的课本是重复利用的,一本教科书要至少用8个学生,平均使用寿命5年。我国课本的使用寿命却只有半年!我国现有在校中小学生2。2亿人,目前人手一册的课本若能连续使用5年,将能节约多少新书,将有多少森林可以幸免于难!环保局的叔叔阿姨们,求求你们救救那些树木吧!自然界里,如果没有了树木,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那时候,我们这个美丽的大家园——中国将不再美丽动人,到处黄沙漫天,水土流失,没有一点生机,进而,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为此,作为中国的一份子的我,对这种浪费资源、不顾子孙后代的做法感到十分焦虑。为此,我特别向你们提几点建议:一、改变一次性用品的原材料,可效仿日本、韩国等国采用可食用的一次性用品,用完了还可吃下去,吃食环保两不误,何乐而不为了?二、教育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