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攻克湖南湘潭市电机子弟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测试.docx
上传人:邻家****66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点攻克湖南湘潭市电机子弟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测试.docx

考点攻克湖南湘潭市电机子弟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测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点攻克湖南湘潭市电机子弟中学化学九年级上册期中章节测试试题(详解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能得出两个燃烧条件的是A.B.C.D.2、如图为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组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③和④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AB.BC.CD.D4、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A.物质的种类B.分子的种类C.分子的个数D.元素的种类5、《阳曲县志》记载:崇墉雉堞,壮丽甲天下,昔人有“锦绣太原”之称。进人新时代,未来五年是全面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的关键时期,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积极植树造林B.加强废气处理C.露天焚烧秸秆D.垃圾分类投放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说明分子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液化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7、下列变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出汽油柴油B.煤的形成C.活性炭吸附杂质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8、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B.水银温度计内液面上升---分子的体积变大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体积很小D.教室消毒后,消毒水的气味弥漫四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9、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B.电器着火时用自来水扑灭C.野炊完毕后用沙子将火焰盖灭D.关闭燃气灶阀门熄灭燃气火苗10、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生活中饮用的桶装纯净水属于纯净物C.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氖气四种气体中,能用于医疗急救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填充于试电笔的灯管中、通电时会发出红光的是___________,有刺激性气味的是___________,属于空气主要成分的是___________。2、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试管a中的气体是___________。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用科学家认识事物的方式认识“空气”。下图是工业制取氧气的过程。(1)从变化的角度。①常压下,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②用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变化。(2)从环保的角度①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器污染物的是_______________。A.SO2B.NOC.COD.CO2②空气是一种的宝贵资源,请你写出一条有效保护空气的措施_______________。(3)从工业的角度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根据空气中液氧和液氮的_______________不同。除分离液态空气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而其余气体不能够,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4、写出相关文字表达式。(1)碳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2)铁丝在氧气气中燃烧___________(3)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4)以上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5、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①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一条即可)。(2)图②观察到烧杯B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3)图③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根据该实验得出的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可知二氧化碳可用于__________。(4)图④为在足量的氧气中点燃镁条的实验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图,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6、用化学用语填空(1)60个碳原子______。(2)由和构成的化台物______。(3)硫酸铁溶液中的微粒______。7、一种新物质,其分子结构像一只小狗(如图),于是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