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通用12篇)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读“区、尤、其”等14个生字,会写“尤、其、区”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独特和美丽。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4.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黄山奇石的栩栩如生,感受拟人、比喻的描写手法。教学难点:通过反复阅读、分析、理解课文,结合图片想象其他奇石的形貌,并且培养对黄山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朗读指导法、启发式教学法学法:想象感悟法、圈点批注法、读写结合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黄山的视频介绍、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黄山奇石的照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教学过程】激情生趣,初始黄山视频展示1.教师播放有关黄山介绍的视频。(其中有黄山奇石)2.学生观看视频,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感受。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课前通过大家搜集的资料,我们已经知道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黄山的奇石。二.揭示课题1.师生一起板书。2.全班美美地读读课题。3.释义“奇”: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特、奇怪、神奇)三.教师小结一个课题就吸引了我们全班的眼神,那么课文又介绍了哪些奇石呢?哪些奇石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赶紧去文中看看吧!初读课文,感知黄山一.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度的.字词可以多读几遍。2.用“______”划出文中写了几种黄山奇石。二.生字学习出示生词:1.齐读,教师相机正音。2.教师打乱生字卡片,小火车读。3.巧记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加点的字?1.自由读。2.小老师领读,教师相机正音。3.巧记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加点字的?4.读读原句:你能找出原文中的句子读读吗?三.整体感知1.课文一共写了几种黄山奇石?【归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2.这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1)指名读。2)提醒笔画“尤”、“其”:这两个字的哪些笔画需要相互提醒?(提醒“尤”字没有撇)3)书写生字“尤”、“其”: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4)齐读。四.教师小结是啊,多么秀丽神奇的怪石啊,那么作者又是怎么描写这些石头的呢?让我们继续跟课文进行交流。细品课文,欣赏奇石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来推想它受力的状况。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边实验边思考,对不断深入研究的重要性。【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教师自己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学生自己准备:搭瓜皮拱的瓜皮、小刀。【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让学生看一些拱桥的图片。问为什么桥要做成拱形,特别是在古代,材料还不是很多,强度也不是很好的年代。其原因在那里?同学们原意和老师一起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谜吗?二、拱形承受压测试1、实验:做一个纸拱,试试它能承受压力吗?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3、要求:测试纸拱能承受多大压力。观察纸拱随着压力的增强,形状有什么变化。4、分组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三、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1、怎样使纸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2、提示:根据拱形受压变形的现象,寻找克服变形的方法。3、学生组实验:要求学生做好工,并注意哪些量是要求不变的。四、长寿的石拱桥通过资料让学生感受我国历史上丰富多彩和发达的造桥工艺。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篇3【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2.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与方法1.根据动植物的特殊身体结构推断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2.利用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推论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能够根据动植物的特殊身体结构推断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教学难点】能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教学准备】具有特殊形态结构的动植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纸鱼、水盆、水。【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知道许多生物都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如骆驼的驼峰,鸟类的翅膀,仙人掌退化的叶子,这些特殊结构,使得生命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是什么使得它们与众不同呢?二、自主探究:1.不同环境中的植物(1)观察浮萍,小草,玉米的根,是怎样的?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形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