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工程地质》阶段性学习测验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2.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XXX《工程地质》阶段性学习测验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pdf

XXX《工程地质》阶段性学习测验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XXX《工程地质》阶段性学习测验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XXX《工程地质》阶段性研究测验1-4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阶段性研究测验1一、选择题(30分)1.工程地质条件即()A.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B.工程地质问题C.地质结构和构造D.地形地貌2.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A.岩土的工程特性B.地质作用C.基础形式D.水文地质条件3.地基稳定性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A.强度和温度敏感性B.强度和耐久性C.变形和耐久性D.强度和变形4.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的一项是()A.区域工程地质B.岩土工程性子的研讨C.结构可靠度D.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方法5.下列关于工程地质相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在工程地质学中,对人类工程活动有影响的地质环境常用工程地质条件来描述B.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条件、地质问题的学科C.工程地质学是一门办理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举动之间矛盾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D.虽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但工程地质问题几乎相同6.地球的内圈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A.地壳B.地核C.地幔D.不能确定7.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风化作用B.变质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8.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A.岩浆岩、石灰岩、变质岩B.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C.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D.岩浆岩、石灰岩、沉积岩9.碎屑物资被胶结物胶结当前所形成的结构称为(A.碎屑结构B.斑状结构C.沉积结构D.碎裂结构10.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A.刚度B.硬度C.强度)D.耐磨性11.岩浆岩体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干系、形成时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等统称为()A.岩浆岩结构B.岩浆岩构造C.岩浆岩产状D.岩浆岩的解理12.沉积岩的形成的四个阶段首要包孕()A.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B.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变质阶段、硬结成岩C.风化剥蚀阶段、变质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D.变质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13.根据变质作用的首要身分和地质条件,可将变质作用分为()A.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B.非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沉积作用、静力变质作用C.接触变质作用、非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静力变质作用D.非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14.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重量与枯燥岩石重量之比,称为岩石的()A.吸水率B.吸水系数C.饱水系数D.饱水率15.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属于外圈的是()A.地壳B.地幔C.大气圈D.地核二、判断题(20分)(√)1.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壳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广义上地应力是指地球体内的应力。(√)6.岩石即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7.在改造地壳的过程中,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使得地壳表面趋于平缓。(╳)8.地壳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作上升和下降的运动称为水平运动。(╳)9.地壳中造岩矿物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盐。(√)10.岩石的抗冻性可用岩石的强度损失率或岩石的重量损失率来表征。三、简答题(40分)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其涉及哪些方面?参考答案:工程地质条件即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可理解为对工程建筑的利用和改造有影响的地质因素的综合,一般认为它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与构造、地下水、地应力、地表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2.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就土木工程而言,涉及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参考答案:工程地质问题是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可能对建筑工程带来灾害或损害的地质问题,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同类型的工程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又不尽相同,所以工程地质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区域稳定性问题,斜坡、边坡稳定性问题,地基稳定性问题,洞室稳定性问题。3.工程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参考答案:(1)评价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地上和地下建筑工程兴建和运行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选定建筑场地和适宜的建筑形式,保证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顺利进行。(2)从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论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