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实例: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自然选择的几个问题过度繁殖㈠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二、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1937年,有人把原产于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做了如下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2、如果某一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着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它可能()3、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狼的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的进化过程。(2)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食物的稀少,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的个体就容易得到食物,能够生存和繁殖,这样,环境和食物对狼起了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的。(3)狼的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的性状的增强,是通过狼与种内、种间个体以及环境条件的实现的,因此它能适应环境,这就是。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①通过表现型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②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5.伴X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的计算pA=qa=(同类变式)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400个个体,其中125个个体基因型为aa,145个个体基因型为AA,则该种群中A、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31.25%63.75%B36.25%63.75%C32.5%67.5%D52.5%47.5%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1)内容: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并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这5个条件是:①种群大;②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利用遗传平衡定律求基因频率如用p代表基因A的频率,q代表基因a的频率,遗传平衡定律可写成:(p+q)2=p2+2pq+q2=1[同类变式]计算子代基因型频率假设某动物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B、b的频率B=0.9,b=0.1,其后代基因型为BB、Bb、bb,那么后代三种个体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的频率由0.9降为0.6,选择后的第二代的三种基因型的频率为.若这种选择继续保持不变,后代基因型频率的变化规律是。自交和自由交配时基因(型)频率变化规律(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突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变异先于环境选择。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了不抗药的个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只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3)形态、结构一致≠同一物种。形态、结构一致的生物,有可能具有生殖隔离,两个种群的生物形态、结构相同,但繁殖期不同,这两个种群的生物具有生殖隔离,是两个物种。(4)能产生后代≠同一物种。两个个体能够交配产生后代,有可能子代高度不育,如马和驴,虽然能够产生子代,但子代不育,因此马和驴是两个物种。四、物种的形成⒈物种种群和物种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同种物种能成功交配。(2)不能成功交配的是两个不同的物种。即使交配成功后代也不可育。虎狮兽是不育的,所以虎和狮是两个物种。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⒊物种形成过程小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过度繁殖1、1937年,有人把原产于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做了如下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2)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食物的稀少,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的个体就容易得到食物,能够生存和繁殖,这样,环境和食物对狼起了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的。5.伴X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的计算pA=qa=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1)内容: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并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这5个条件是:①种群大;②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③没有突变发生;④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种群和物种⒊物种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