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F联用工艺处理丝线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BAF联用工艺处理丝线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BAF联用工艺处理丝线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微电解/BAF联用工艺处理丝线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丝线印染废水含有有机物、氨氮、色度等高浓度有害物质,以及少量的重金属离子等;该废水难以通过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达到排放标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如何高效处理丝线印染废水成为了当前工业环保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微电解技术和生物接触氧化技术(BAF)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微电解技术可通过直接电解和间接电解,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在电解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达到去除目的;BAF技术则利用生物菌群进行反应,将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由于各自的优点,微电解和BAF技术已经被发现可以相互协同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特别是在难降解有机物(如印染废水)处理方面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采用微电解工艺和BAF技术相结合处理丝线印染废水,探究其处理效果和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设计微电解/BAF联用工艺方案,优化处理工艺参数;2.对联用处理前后样品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分析;3.分析微电解/BAF联用过程中电解氧化反应的产物,探究其去除机理;4.结合实验结果,探讨微电解/BAF联用技术在丝线印染废水处理中的优势和适用性,并提供科学依据为该工艺的工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持。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实验设备:设有微电解反应器和BAF反应罐各一台,两者连接管道并定时供水,设备各所在位置设置相应的采样口。2.试验方案:设定不同的微电解反应器电位、电流和电解时间参数,加入其它辅助材料,采用BAF反应罐进行生物处理,并运用试管内循环系统和空气发生器进行氧化处理,探究微电解/BAF联用处理工艺对丝线印染废水的去除效果。3.试验结果分析:采用化学需氧量(COD)检测方法监测废水处理前后的经济指标变压情况,利用氨氮渗透法(NH4+-N)测定出样品中氨氮含量,并与TN、TP等指标进行比对分析,分析反应过程中反应产物的性质、形态和量变化情况,总结微电解/BAF联用技术的优势和适用性。四、预期研究结果预期研究结果为:1.微电解/BAF联用处理丝线印染废水的中试要求变化规律,采用联用技术可大幅降低污水的COD、TN等指标,为实践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表征微电解/BAF联用处理丝线印染废水的反应产生物特性。3.为进一步推动基于微电解/BAF联用技术的丝线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工业化推广提供可行性哥利,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可靠技术保障。五、写作提醒1.建议按照开题报告格式展开论述。2.在研究方式一栏策划简单的实验方法步骤,并在其中加入尽可能详细的实验细节。3.在预期研究结果中体现研究的创新和关键点。4.需要贯穿整个开题报告的是说明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关键在于提供详细的理论框架,说明研究问题的实现总方案并体现需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