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毕业季随笔毕业季随笔1麦香氤氲的六月,是个收获的季节。像麦子在老农的瞳孔中终于焦黄一样,莘莘学子在师长的呵护下成熟了,毕业了。我的儿子在这个六月也将大学毕业,踏入社会。也许,初生牛犊从来就不畏虎。在微信中,我们聊起他的打算,22岁的他踌躇满志,侃侃而谈。我顿时想起“早岁哪知世事艰”“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诗句来。放下手机,觉得儿子说的话又不无道理。年轻真好,“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让时光倒流30年,自己师范毕业时不也和他一样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吗?于是,我翻出了当年的毕业留言簿。在这本不起眼的小本本上,写满了同学们满怀的豪情和凌云的壮志。我那位至交,龙飞凤舞地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共励共勉!”李白的狂放不羁流淌在字里行间;一位室友更是以马克思的名言留墨:“站起来吧!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在跪着。试看将来的教育界,将冉冉升起一颗新星。”看,文字何等激扬,心志何等高远;在我前面坐的那位同窗,在簿上直抒胸臆:“平静的水面练不出强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30年如白驹过隙,当年的豪言壮语渐行渐远。也许,是尘世的激浪稀释了血性,磨平了个性的棱角,俗事的波涛裹挟着人生的航船远离了理想的灯塔,迷失了曾经豪情万丈的自我。发誓要“济沧海”的那位好友曾经酷爱读书写作,当被问到近况时,他不以为然,“只顾生意了,哪还有那份闲情雅致”;鼓励“站起来吧”的那位,早已淡忘了未酬的壮志,多年来充当虎妈狼爸的角色,其观点是“前半辈子过自己,后半辈子过孩子”,“跪倒”在孩子面前;那位“强悍的水手”,现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修养生经”,问及心得,答曰,悠悠万事,养生为大,都快奔五的人了,还提什么当年的理想,幼稚可笑。我却笑不出来。记得《刘墉人生语录》中说:“如果上帝再给我25年生命,我将按照原来的理想设计人生并为之奋斗。”如果,把一年十二个月看作人生的轮回,六月,应当是风华正茂、年富力强的年代。年轻人的好高骛远固不可取,而中年人的老气横秋更当摈弃。连老年人还说“最美不过夕阳红”呢,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有了“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悲哀?!随着思绪的飞扬,留言簿也翻到了最后几页。最后几页,是预留的,空空如也,一片空白。哦,无言的毕业留言簿,无言的六月。毕业季随笔2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蛮负责任的老师,高举着“为你好”的旗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俨然一个旧时代不苟言笑、不近人情的私塾先生。每每学生见了我,总是低头闪过,实在躲不过就毕恭毕敬喊一声“老师好”。我不去思考这个余威背后的内容,单从他们每次考试排名不错的成绩,就理所当然地觉得,这一切,都没有错。我跟学生之间那千年不越的距离,也属正常。恰好有机会跟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花花老师一起搭班。五年级刚接手的那学期,据孩子们说那时的我是令人讨厌的,虽然不打不骂,但那个严厉的眼神足以在五米开外置人于死地。具体的就不说了,羞于出口。不过这里面的收获也是不容置疑的,我用了一学期的时间,为这个来自五个班组合起来的班集体进行了融合,训练出了一系列语文学习习惯。首先是书写,开学第一次见面,我送给他们一句话:提笔即练字。此后我照此要求一路坚守,每天的家庭作业必定亲自检查,任何人有任何书写不认真的情况必定重写,到最后让他们觉得实在是找不到缝隙可以乘凉,一个个都从了。一个连家庭作业都能写的很认真的孩子,他的学习态度就算是基本端正了。其次是预习,我喜欢用一课时讲课文,节省出时间再额外找些文章跟孩子们共读。但一课时讲课文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须预习充分。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哄吓诈骗外加检查,终于又逼出了课前预习的习惯,其实都是些基础的要求,但在农村学校这类不动笔的作业一直就很难执行。同桌二人配合带字典和词典,开讲之前,读熟课文,梳理文脉,查清生词。及至六年级,有不少孩子甚至会发散性地提前查到跟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课外知识,有些甚至是我自己也没有想到的,听着他们上课滔滔不绝的讲解,我收获的不只是感动。再次是课外阅读,每晚坚持半小时。我会不间断地检查读书情况,虽然心里没底,但我知道,一大半孩子都坚持下来了,两年,每晚读课外书半小时以上,那该是一个多么丰厚的积淀啊。再有就是积累,他们手里都有一本硬面抄,五年级一直用到六年级。扉页上有自编的目录,什么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成语归类、古诗名言集锦、修辞手法说明方法、我的作品、我读过的课外书、我写错过的字……其实就是平时学习过程中一点一点的积累进去的东西,两年了,沉甸甸的。孩子们对这个本子更加爱惜。有不少同学甚至会因为磨旧了而重新买了一本,又把之前的内容工工整整地重抄一遍。这样的一本积累,远没有书店里的任何一本知识集粹来得全面系统,但它里面蕴含的温度,只有孩子自己能感觉到。我还用了大量的时间跟他们一起朗读,试图让他们感觉到纵情朗读以后周身舒畅的淋漓感,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