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班务工作计划范文.docx
上传人:秀华****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36 大小:10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下学期班务工作计划范文.docx

三年级下学期班务工作计划范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下学期班务工作计划范文三年级下学期班务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4篇)三年级下学期班务工作计划范文篇1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德育教育的思路为指导,少先队的中心工作为重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富有儿童情趣的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积极探索个性培养的途径。把本班建成具有“勤学、守纪、团结、向上”的班风,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二、工作重点:1、德育(1)通过各种途径贯彻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以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鼓励学生争做合格的小公民。(3)力争做好每位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提高认识,不断上进。(4)关键抓好班级的纪律,重点做好转化差生特别是双差生的教育工作。(5)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鼓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6)结合“三八”等各种节日,进行爱国和尊敬父母的教育。(7)加强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意识。2、智育(1)继续开展读好书活动。(2)成绩及表现好的同学要经常鼓励,即要肯定成绩,也要不断督促,使他们不断取得进步。(3)在学生中培养竞争意识,有“你追我赶”的比学风格。(4)开展写好字,做好文的活动。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活动。(5)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发展个性教育。3、体育、美育、劳育卫生教育(1)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兴趣,积极参加少先队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2)认真做好两操,开展有益、健康的课间活动。(3)培养劳动技能,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4)开展“拥抱自然,保护环境”的活动。三、各月份的工作安排二月份:1、制定好班级计划。2、引导学生适应新学期的学习,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三月份:1、开展“我为母亲送心意”的活动。2、开展“学雷锋”活动。3、开展植树活动。四月份:1、加强安全教育。2、听法制讲座。3、办一期“安全在我心中的手抄报”。五月份:1、喜洋洋迎“五一”。2、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3、庆“六一”活动准备。六月份:1、庆“六一”。2、期末复习总动员。三年级下学期班务工作计划范文篇2一、新课程标准要求1、《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标准由6个主题构成,即: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这种主题式框架是各国设计综合课时常采用的,也被称为“同心圆扩大”的框架。2、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多样的教学活动,既将学生的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同时也将形成新的经验作为学习的目标。3、按照综合主题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为体现课程的综合性,有机整合各门课程内容的构建思路,内容标准的各部分和各条均不是按照学科体系和知识点呈现的。每一条标准中,都尽可能地体现出知识学习,情感态度和行为能力养成融为一体的课程理念。4、倡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的意义。只有根据具体的学生背景、区域、学校特点和条件,将多种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5、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改革思想。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内容标准基本上采用了主体表述的方式,并以行为化的表述呈现。二、教材设计思路1、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展开,每一个人都在与自我、自然和社会的互动中谋求成长和发展,自我、自然和社会在每一个人身上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三对关系。其核心是儿童,侧重与儿童发展的课程设计则关注儿童的身心特征,设计出的课程符合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贯彻了儿童设计课程的理念。2、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设计的健康安全地生活,积极愉快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品德与社会是集思品教育、社会教育、生活教育和科学教育于一身的课程,这四种教育需要在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中有明确而具体的反映。健康安全地生活侧重反映了生活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侧重反映了社会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侧重地反映了科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三、教学理念及建议(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