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计划(实用)编辑精选.docx
上传人:书生****35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师个人计划(实用)编辑精选.docx

教师个人计划_73.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个人计划教师个人计划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计划吧。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个人计划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师个人计划篇11.研修主题在推进课程改革教育的今天,部分农村的小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在教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可能有以下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为此,本次我选择了《农村小学学困生的转化》作为我的研修主题.-----累死你,工作多、压力大、假材料多。呵呵呵呵!2.研修目标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数学发展,为了“学困生”的个性数学发展。能使“学困生”和普通生公平地学习,营造和谐的.数学环境,着力地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数学学科教育质量。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出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内因和外因,探索出对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总之,使他们达到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3.学习内容《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20xx版《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20xx年10月1日)《教师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小生学困生的转化,新课程教师》20xx.教育期刊《百福全论国培如何做作业》东方公司出版社20xx版4.实施计划(一)、摸清本班学困生的基本信息、分析学困生其形成的原因,并对每一个学困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建立学困生个人转化成长记录资料。(二)、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同时在生活上和思想上对学困生多加关心、爱护。(三)、老师在教学中,要创造生活情景,从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多布置一些与生活有关的作业,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四)、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学困生的思维速度慢的特点,让他们提前预习新课。针对他们的困难之处,老师提前辅导。这样在课堂上,他们的思维就会跟上其他同学的思维节奏。这样坚持久了能提高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五)、发挥学优生的作用.实施一个学优生带动一个学困生的帮扶活动,为其命名为“手拉手,向前走。”即为每位学困生找一位小老师。能使学困生的问题有更多的机会得到相应的辅导和帮助,增强辅导的时效性。(六)、老师一定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家长、老师拧成一股绳,共同搞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教师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措施。5.预期成果通过本次校本研修,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能撰写出高质量“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的教育论文及“三位乘二位数”的一节教学设计。教师个人计划篇2顾名思义,教研员即教学研究人员,是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是一名站在高处的教育者,是一个非同小可的角色。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研员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由原先的同伴互助、协作反思、行政指导的角色不断向共同研究、专业引领转变。作为一名基层教研员,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转变自己的角色,如何有效带领学科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我们必须思索的重大课题。我认为,一名合格的教研员必须是学习的引领者、教学的指导者、理论的探究者和课改的实践者。一、学习的引领者。教研员要指导学科教学工作,自身必须要有较渊博的知识、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本学科的最新理论、最新信息、最新成果。这些只有通过努力学习,认真读书,特别是通过有目的地精读一些参考价值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才能实现。教研员的学习不求形式,重在效果。有效果的学习,一般是指那种结合本职工作、带着具体问题、以研究的态度去进行的学习。比如,在上示范课前、课题研讨前、学术讲座前、论文写作前的准备性学习;在教改实验中的研究性学习;在经验总结时的反思性学习等,常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教研员要读的书很多。除了必学“两学一法”(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和本学科报纸杂志(至少订阅3~5种)外,还有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教育专家、学者撰写的专著及教育教学理论。比如国外的有: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理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教学”理论等等;又如国内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理论,黎世法的“单元结构教学”理论,魏书生的“民主管理、科学管理”理论,还有教育统计学、评价学、考试学、学习学等;还比如,通过各种教研工作会议或网络,去观察了解同行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的改革动态,多关注各个学科及至整个教育的发展变化等等都在学习之列。一个教研员只有学会学习,才能率先掌握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