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加快农村水电事业发展为西藏新农村建设服务西藏自治区水利厅副厅长扎西2007年6月12日西藏自治区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是青藏高原主体,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全区国土面积有120多万平方公里,280多万人口,所辖七个地市,74个县(市、区),69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6088个村民(居民)委员会。西藏境内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河流、湖泊分布最多的省区之一,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48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大于10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余条,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00余条。也是我国和南亚地区许多著名的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称之为“中华水塔”是万川之母,万河之源,[从东到西,主要江河有金沙江(长江的上游)、澜沧江(湄公河的上游)、怒江(萨尔温江的上游)、察隅曲、丹龙曲、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西巴霞曲、朋曲(恒河上游支流)、森格藏布(印度河上游)、朗钦藏布等]。西藏的江河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据初步计算,多年平均流量的天然水能理论蕴藏约2亿千瓦,理论年发电量17600亿千瓦.小时,可开发容量约11600万千瓦,占我国江河天然水能蕴藏量的30%,居全国首位。其中藏东南地区最为丰富,约占全区水能蕴藏量的70%,可开发容量15659千瓦。仅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蕴藏量约一亿千瓦,具有开发中小水电得天独厚的条件。一、西藏农村水电建设现状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西藏农村水电站的建设,给予西藏开发建设中小水电站以大力支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建设了一大批农村水电工程,到2005年底,全区有18千瓦以上的434座农村水电站,总装机15.71万千瓦;18千瓦以下及部队电站201座,装机8040千瓦;农村电网拥有35千伏输电线路992公里,35千伏变电站6处,10千伏输电线路8724公里,400伏输电线路3500公里。依靠农村覆盖解决了全区54个县,450乡镇、2493个村,857000人的用电问题。依靠农村水电解决了西藏73%的县城、65%的乡镇、41%的村委会所在地,38%农牧区人口的用电问题。其中“十五”期间,新建农村水电站145座,新增装机58000千瓦,解决了112个乡镇,773个村,新增通电人口29万人。纵观西藏农村水电发展历程较快,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上世纪末前农村水电普遍投资少、建设规模小、建设标准低,建设管理不规范,电站装机容量在100千瓦以下的占电站总数的70%。二是因建设投资渠道不同,电站管理主体呈多样化,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体制。三是进入新世纪虽然水利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建设和管理有了较为规范2的管理,但由于西藏农牧民居住分散,供电规模小,经济效益较差。四是随着国家电网的扩展,在大电网覆盖下的农村小水电站能否继续生存,并有效发挥效益带来挑战。二、农村水电建设面临的形势截止到2005年底,全区仍有15个无电乡,3453个无电村(其中:有水无电村1496个),20万户、100万农村人口用不上电,为早日结束西藏绝大部分农牧民群众依靠酥油、松枝照明的历史。确定“十一五”计划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专门的会议研究西藏发展问题,并下发了,明确“十一五”期间解决西藏80%以上农牧民群众用电问题,为西藏农村水电建设和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同时西藏农村水电事业大力发展确实是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大发展机遇。农村水电既是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也是促进退耕还林,保护西藏天然林和天然草场的生态工程。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着西藏承担国家生态安全和世界生态安全的建设和保护任务。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将直接关系到青藏高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对南亚和东南亚的大气环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西藏高原作为东亚季风和西南季风气候的“启动器”是全球气候的重要“调节器”。因此,这不仅关系到西藏农牧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关系到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安全建设工程,同时也关系到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3会稳定,巩固边防的重要政治工程。农村水电工程建设是让农牧民用上清洁、方便、经济的电能的主要基础工程。根据西藏地广人稀、农牧民群众居住分散、水能资源丰富的区情,农村水电是一项解决农村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各项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基础。农村水电事业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促进了农牧区经济建设、生态保护、扶贫开发、社会进步,农村水电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广泛成为广大农牧民群众最受欢迎的主要农村基础能源之一。三、农村水电建设的主要任务西藏农村水电总的工作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