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研阶段的山区公路项目路线方案选定.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可研阶段的山区公路项目路线方案选定.doc

可研阶段的山区公路项目路线方案选定.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可研阶段的山区公路项目路线方案选定可研阶段的山区公路项目路线方案选定摘要:可行性研究是工程设计施工并最终竣工投入运营的大前提,本文针对山区公路可研阶段路线方案选择所涉及的多方面因素以及实际可研方案比选所注重的经验性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关键词:建设项目,公路可行性研究,方案选择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定义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投资)之前,双方要从经济、技术、生产、供销直到社会各种环境、法律等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确定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项目是否可行,估计成功率大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程度,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2方案选择参照交通量预测结果结合公路功能、路网规划,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长期发展规划等论证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根据技术标准进行路线方案的选择。山岭区选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纵断面的控制,克服地面高差是山区公路选线的最大难题;大型构造物尤其是难点工程成了控制路线走向的重点因素之一;不良地质尤其是灾害性不良地质是路线另一主要控制因素,滑坡、溶洞、断裂等不良地质是公路必须注意和绕避的对象。2.1资料收集在进行路线方案选择前应先收集和调查有关的资料如下:2.1.1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概况、气象和水文、地震、不良地质概况等。2.1.2筑路材料和运输条件,包括沿线石料、砂、石灰、路基用土、工程用水电、水泥、沥青、钢材及运输条件。2.1.3社会环境分析要考虑当地的城市规划、相关重要设施、占地、拆迁、沿线地方政府意见、国家政策。2.2路线总体方案设计2.2.1比选原则符合城市公路网规划要求,着眼长远利益,与现状路网公路顺畅连接,合理选择起终点,满足路网布置的合理性;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与产业结构的布局及规划相协调;符合沿线城镇规划,方便居民出入,便于吸引周边地区的交通流量;尽可能地避开煤炭采空区和开采区,合理绕避地质不良地带;注意使路线顺适、直捷、缩短建设里程、减少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考虑施工条件,与既有公路、铁路尽可能减小干扰;注意环境保护,保持填挖平衡,防止水土流失;注意与水利设施的协调,保证河道泄洪要求;依据地形、地质选择路线走廊,与周围景观协调。2.2.2路线走廊的比选路线起终点基本确定后,路线走廊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根据路线总体方案选择原则,通过在大比例(1:50000)地形图上进行大范围的比选,经认真分析研究,现场调查核对,并结合技术标准线型指标、城市发展、现有路网布局及地方-政府意见,选择有比较价值的路线走廊,如路线里程、占地、拆迁、线型指标、工程造价、沿线居民生活环境污染情况等方面进行同深度的比选论证,最后确定最佳路线走廊为推荐路线走廊。2.3路线方案研究2、3、1路线布线原则合理掌握技术指标,力求减小工程规模,降低投资,避免不计代价地追求高标准;认真考虑地方政府及农村、农民的合理意见,使路线方案符合沿线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避免或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和市内交通压力;充分考虑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互通立交位置,便利交通流出入;力求使路线平纵面线形均衡流畅,给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保障;尽量以小的代价绕避不良地质地段;尽量少占良田果园、避免较大规模的拆迁;尽可能减少压占矿产资源;尽力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公路长期稳定、安全运营的要求,做好安全保障工程,减少或避免质量通病。适当延长桥梁,降低桥台背填土高度,隧道洞门一般采用削竹式或其他方式进洞;因地制宜,选用合格的地方材料,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2.3.2路线方案比选根据选择的路线走廊和路线布设原则,在较小比例(1:10000)地形图上选择线位,而后对路线主要控制点,布线困难地段实地踏勘,对初步确定的路线进行必要的调整。对路线走廊带内地形困难,地质复杂路段,对主要县、市、区工业园区及重要乡镇出入影响较大的局部路段,选择有比较价值的局部比较线路,如占地、拆迁、线型指标、工程造价、沿线居民生活环境污染情况等方面进行同深度的比选论证,最终确定最佳路线方案为推荐路线方案。2.4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在公路建设中有其重要意义。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将会破坏原有植被、改变沿途的地形、地貌、耕地的减少、水土流失、废气和噪声的增加以及农田和乡村道路的阻断等,为坚持最大限度保护、最小程度影响、最强力度恢复,实现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公路项目与自然环境和谐的设计理念,在环境保护方面应强调,线路尽量在对农田水利影响较小的山坡地布置;尽可能减少拆迁,靠近村镇但又离开村镇;采用适宜的路基边坡坡度,加强路基边坡防护,采用生态防护和工程防护相结合方案,边沟尽可能小、暗、绿。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