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的阅读练习题.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文言文的阅读练习题.docx

关于文言文的阅读练习题.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文言文的阅读练习题关于文言文的阅读练习题2022-03-2114:00:01小编:admin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迁就他人。19.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1)蹴尔而与之()(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4)其弟子谏曰()20.翻译句子。(4分)-(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21.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2分)22.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2分)23.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3分)鱼我所欲也19.(1)用脚踢(2)通“辨”,分辨(3)特别喜欢(很爱好)(4)他,指公孙仪20.(1)一碗饭,一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2)先生喜欢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给的)鱼,为什么呢?21.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如用自己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22.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23.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译文公孙仪做了鲁国的宰相。他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却不接受。他学生劝谏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呢?”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我爱吃鱼,这时候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懂得靠别人为自己不如自己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