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doc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doc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升钟水库灌区二期工程南溪分支渠工程项目(二标段)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绵阳佳成建设有限公司四川省升钟水库灌区二期工程南溪分支渠工程项目(二标段)项目部2017年5月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294211编制原则PAGEREF_Toc294211HYPERLINK\l_Toc170372防治目标PAGEREF_Toc170371HYPERLINK\l_Toc5032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PAGEREF_Toc50322HYPERLINK\l_Toc45034项目建设区水土保持措施PAGEREF_Toc45033HYPERLINK\l_Toc287934.1施工区水土保持措施PAGEREF_Toc287933HYPERLINK\l_Toc11404.2弃渣区水土保持措施PAGEREF_Toc11404HYPERLINK\l_Toc180594.3表土堆置区水土保持措施PAGEREF_Toc180594HYPERLINK\l_Toc57304.4临时堆土区水土保持措施PAGEREF_Toc57304HYPERLINK\l_Toc296855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PAGEREF_Toc296855HYPERLINK\l_Toc14425.1工程措施实施PAGEREF_Toc14425HYPERLINK\l_Toc236425.2植物措施实施PAGEREF_Toc236425HYPERLINK\l_Toc215456环境保护及环卫管理PAGEREF_Toc215455HYPERLINK\l_Toc233696.1综合措施PAGEREF_Toc233695HYPERLINK\l_Toc48476.2防止大气污染措施PAGEREF_Toc48476HYPERLINK\l_Toc314556.3扬尘控制措施PAGEREF_Toc314556HYPERLINK\l_Toc298496.4防止水污染措施PAGEREF_Toc298496HYPERLINK\l_Toc62046.5排水、排污措施PAGEREF_Toc62047HYPERLINK\l_Toc190906.6水质保护措施PAGEREF_Toc190907HYPERLINK\l_Toc114566.7保护绿色植被措施PAGEREF_Toc114567HYPERLINK\l_Toc265796.8土地资源的保护PAGEREF_Toc265798PAGE\*MERGEFORMAT6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1编制原则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遵循以下原则:1.1法律性原则—符合国家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及国家生态建设规划的总体要求,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水土保持方针。1.2突出重点原则—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要结合项目工程区域水土保持现状和工程设计、建设的特点,在对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对弃渣区、开挖区等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区进行重点防治。1.3综合治理原则—根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重点治理与一般防治兼顾”的原则布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做到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复垦利用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近期防护与远期防护相结合,形成水土保护综合防护体系。1.4经济性原则—水土保持措施应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临时措施与永久措施相结合,及时有效防治水土流失。1.5协调性原则—水土保持措施作为工程整体设计的组成部分,设计范围、设计深度与主体工程一致,并做到与主体工程建设及其他环境措施相结合,不重不漏,紧密协调。对主体工程设计中已考虑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将其纳入本方案中分列注明。1.6三同时原则—水土保持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2防治目标根据本工程建设特点、工程区域环境现状,确定环保水保方案和目标:2.1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开挖、填筑、占用、扰动等工程活动影响而降低或丧失水土保持功能的土地,及时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绿化措施,恢复和改善水土保持功能,控制和减少新的水土流失。力争工区范围内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95%以上。2.2按照“先拦后弃”的原则,及时对弃渣过程中形成的松散体采用工程措施拦护,并设置排水沟或砌筑挡土墙等,弃渣完成后再采取植物绿化措施防护,使弃渣拦渣率控制在95%以上。2.3工程施工期和完工后应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