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MERGEFORMAT6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状况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状况PostBy:-7-1413:59:02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状况刘文仲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3摘要回顾了中国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讨论了关于中国发展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方面的对策。关键词带钢热连轧机;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趋势DevelopmentofcomputercontrolsystemforHotRollingStripmillandcurrentsituationinChinaLiuWenZhongNational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forAdvancedRollingTechnology,USTB,Beijing100083ABSTRACTThedevelopmentstatusofcomputercontrolsystemforhotrollingstripmillinChinawasreviewed,Andthecountermeasureswerealsodiscussed.KEYWORDShotrollingstripmill,computercontrolsystem,developmenttrend1前言由于带钢热连轧生产线的高效率性和高效益性,使得它成为各种新技术应用广泛的一个工业生产生产线。因此在工业控制过程自动化领域中,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成为迅速发展、逐渐成熟、而且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的计算机系统。本文简要评述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状况。2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级和功能按照国际上的通用分类方法,工业控制过程自动化系统的分级如下:0级传动级(Drive)简称Level0;1级基础自动化级(BasicAutomation)简称Level1;2级过程控制级(ProcessControl)简称Level2;3级生产控制级(ProductionControl)简称Level3;更上一级的系统还有MES系统、ERP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产销一体化系统等等,系统的名称和功能就不那么统一了。按照上述分级方法,对带钢热轧生产线来说,将第1、2、3级统称为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基础自动化级(L1级)主要完成设备的顺序控制、位置控制、速度控制以及质量控制(产品的厚度、宽度、温度、凸度、平直度、卷形等)。过程控制级(L2级)主要完成基于数学模型的轧制规程设定和数学模型自学习功能,完成生产工艺过程参数的设定计算与优化。生产控制级(L3级)主要完成生产计划的编制、调整和发行,生产实绩的收集、处理,对板坯库、钢卷库、成品库进行管理,以及进行产品质量监控等功能。3发展历程及其特点1962年,美国在麦克劳斯(Mclouth)钢铁公司的1525mm热轧机上实现了用计算机控制热轧精轧机组的压下位置和速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1964年,日本新日公司堺厂的1420mm热轧机实现了计算机控制;1971年11月日本新日铁大分厂2235mm热轧计算机控制系统投入运行,该热轧计算机控制系统作为当时的设计典范。1980年以后,国际上,带钢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得更加迅速,而且趋向于成熟。它的发展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1)计算机系统的结构逐步分散化系统的结构从最初的单机集中控制,发展到后来的多级分区的集中控制,再发展到现在按照生产工艺流程的分区、分功能的分散控制,即在硬件系统和网络配置上,按照区域、按照功能来划分。(2)控制功能不断完善,逐渐细化控制功能从最初的代替人工操作的设定控制,发展到生产全线的自动控制、产品质量控制、节能控制,轧制润滑控制、自由轧制控制、产品性能控制、柔性轧制控制等等。控制功能不断完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些功能的完善也是来自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操作维护方便、实现柔性轧制等方面的需求。(3)控制精度不断提高随着设备制造技术、检测仪表技术、数学模型技术的发展,对产品的控制精度也在不断提高,而且趋于稳定。例如,宝钢2050热轧和1580热轧厚度偏差±0.03㎜的控制水平分别达到98.4%和97.1%,宽度偏差(0-12.5㎜)和(0-15㎜)的控制水平分别达到99.5%和99.8,凸度偏差(±0.02㎜)的控制水平分别达到99.3%和98.7%,精轧温度偏差(±20℃)的控制水平分别达到96.7%和99.2%,卷取温度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