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精品多篇).docx

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精品多篇)【导语】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第3课时:练习一教学内容:练习一第1~6题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巩固前面所得的口算乘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计算。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学重点: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教学难点:在能够正确迅速计算的同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练习。2、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3、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二、练习。完成练习一的第1~6题。1、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组织学生看图,思考,列式,计算,写答语。第2问有学生自己提问题并解答,教室可组织小组进行交流3、先出示题目,问学生应该先做什么,再比较,哪些题还有其他方法?4、本题数字信息较多,问题由简单到复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后再个别辅导。5、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再解答。6、爸爸的年龄学生计算是没有问题的,妈妈的年龄,可给与一定的提示。三、课堂评价你觉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学生听算,集体订正,并与同伴交流计算的方法。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先观察图片从中获取数学信息,然后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学生提出问题后自己解答,并在小组内交流。比较大小的方法不,可先算出结果,也可观察因数的变化。学生先观察图片,获取信息,再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解答。可以请求教师帮助。学生弄清楚运算顺序后再解答,最后订正。先独立思考,在完成题目。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幼儿园中班数学《量一量》教案篇二设计意图:孩子们在户外观察秋天的景色时,对大树的外形特征产生了兴趣,荣寅宸与毛坚在讨论小花园里的雪松有多高、有多粗?尤阳与王浩在争论雪松和谷树谁长得高?谁长的粗?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所以设计了这一活动。活动目标:1、各种材料、各种方法测量树,知道树干有高矮、粗细等。2、初步学习测量及记录的方法。环境创设:1、户外。2、长短绳子、各种尺、记录纸、笔、竹竿等,地上画有刻度线。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观察树,用语言简单表述出树的不同。1、小花园里的树真多,你知道他们的名字吗?2、这些树长得一样吗?怎么不一样?二、组织幼儿开展讨论,寻找测量树干粗细的方法。1、刚才小朋友说树干有粗细,哪棵粗?哪棵细?你是怎么知道的?2、有没有办法知道××到底有多少粗?××有多少细呢?幼儿讨论:用手环抱、尺量、绳子量……三、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材料测量雪松后交流:1、粗细:(1)、用什么材料测量?有多少粗?什么方法测量的?(2)怎样知道测出来的数字是多少?(3)、为什么测量出的粗细不一样?2、高矮:(1)、小花园里哪棵树最高?有多高?你怎么知道?怎么记录?(2)、瓜子黄杨树长得高不高?怎么测?(3)、龙柏长得不高不矮,有什么方法测量?用钢皮卷尺直接测量;用竹竿等替代物量,然后竹竿放地上用尺量。四、小小树医生1、医生每年都要给小朋友体检,量量身高和胸围。现在请你们来做树医生,给这些树检查身体。幼儿每人选择一棵树进行高矮、粗细的测量,并把数字记录在记录表上。2、互相交流记录结果。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8~100页的内容教材简析这节课是认识分数的第一课认识几分之一。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由分几个东西每人能分到整数个到分1个蛋糕,每人分不到一个,体会分数的产生过程,而后通过实物图直观显示的意义。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提供了许多练习形式,为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奠定了基础。借助于圆纸片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运用,不仅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了巩固,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并能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教学目标1、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2、会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概念。4、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一、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1、谈话:同学们,在家里或在学校你们有没有分过东西呀?(请学生说说分东西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思考教育,并导出平均分)2、出示例1图(先不出示蛋糕)。问:图上两人在分什么呀?谁来帮他们平均分这东西呢?(根据学生说的结果,板书:2个、1瓶)3、出示蛋糕,问: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同桌说说看,你打算怎样分呢?(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分的过程。)4、问: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