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现象探源.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剩女”现象探源.doc

“剩女”现象探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剩女”现象探源“剩女”现象探源大龄女青年婚恋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大龄未婚女性自身的情感范围和婚恋问题本身,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传统伦理中,适龄男女缔结婚姻是一件大事。正如俗话所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由于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大龄女难以婚嫁,被人习惯性地称为“剩女”。如今,“剩女”现象愈演愈烈,一些高学历、高能力、高收入的女性到了适婚年龄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婚恋对象的现象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大龄女青年婚恋问题不仅被视为个人情感问题,还成了全社会的共同话题。近年来,“剩女”、“女博士”、“大龄女青年”等字眼在网络上出现的频率日渐增加,而“大龄男青年”字眼出现的频率则相对较低。究其原因,首先,在于中国男性大都愿意选择那些在学历、地位、经济上比自己低的女性做伴侣,以凸显男性的优势地位;而大多数女性的择偶观却恰恰相反,她们希望选择比自己能力强、高学历、高收入的男性做伴侣。这样,高学历、高收入、高能力的女性就陷入“结构性剩余”的境地。其次,对于进入晚婚年龄的女性来说,她们社会关系网络的疏密和大小,意味着婚恋机会的多少。在当今女权主义盛行的时代,高学历、高能力、高收入的女性具有相对较强的职业流动能力,她们进入婚恋年龄后再频繁进行地域之间的流动,无疑会减少她们的婚恋机会,也会降低她们婚恋成功的可能性。现在,大龄女青年婚恋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大龄未婚女性自身的范围和婚恋问题本身。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以高知识女性为主的“剩女”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国女性的未来。因此,针对大龄未婚女性择偶心理的特殊性以及对婚姻问题的看法,在不同职业、阶层中开展社会工作调查研究,研究她们的婚恋观,解决大龄女青年的婚配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剩女”问题的产生从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和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在潜移默化中开始影响普通中国人的价值观。到了20世纪90年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人们的情感需求迅速膨胀,中国公民的婚姻状况呈现各种变化。其中,大龄女青年婚恋问题就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社会问题。随后,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许多学者、专家的关注,他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社会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与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大批知识青年返城,由于“文化大革命”和“上山下乡”而错过适婚年龄的一大批未婚女青年的婚恋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为此,团中央和各地团委、各单位工会等基层组织努力创造机会,以解决大龄女青年的婚恋问题。这一现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但是,最近几年出现的“剩女”现象与以往一般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婚恋问题有着不一样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现在的大龄未婚女青年大部分都具有较好的自身条件,是社会中具有较高素质的女性群体。“剩女”问题的总体状况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30岁~44岁大龄未婚者为786万人,占未婚人口的63.4%。其中,女性大龄未婚人口主要分布在城镇,约占女性大龄未婚者总数的65.2%。在这些大龄未婚人口中,按文化程度划分,未婚率分布基本上是一种倒正态分布:文盲、半文盲文化程度的未婚率为0.34,小学文化程度的未婚率为0.13,初中文化程度的未婚率为0.53,高中文化程度的未婚率为1.17,中专文化程度的未婚率为1.08,大学专科文化程度的未婚率为3.40,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未婚率为4.56。文盲、半文盲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的未婚率都相对较高。并且有学者调查表明,女性的未婚率和文化程度成正比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未婚。1990年之后,调查数据显示城镇中的大龄未婚女青年人数呈上升趋势。根据2005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分析,从1997年到2005年,30岁~34岁的未婚女性比率激增。尤其是30岁的女性人口,未婚比率从1.2%增加到3.4%。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表明当今社会女性晚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另一方面,从未婚女性比率绝对值升高,可以看出当今大龄女青年婚恋问题确实有数据支持。同时,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大龄未婚女青年主要集中在城镇,占30岁~44岁全部未婚女性的72.1%。除上述数据外,国内许多媒体、网络也关注大龄女青年婚恋问题,并对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和报道。上海热线就曾做过一项关于“剩女现象”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上海高学历女性群体中,有89.94%的女青年认同单身观念,超过86万名适龄女青年至今单身,比10年前多了24万名。以上现象说明,许多领域的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各种关于大龄女青年婚恋问题的社会讨论也相当广泛,对大龄女青年婚恋问题,社会关注度非常高。“剩女”产生的原因分析1.从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角度分析按照性别角色刻板化的理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