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doc
上传人:一条****贺6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doc

氨气泄漏应急处理预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氨气泄露应急处理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得为了规范氨气房突发氨气泄露事故灾难得应急管理与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全体员工得生命安全。(二)适用范围储液器车间。二、氨气危害外观:无色、有刺激性恶臭得气体。危险性类别:有毒气体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与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易燃,有毒,具刺激性。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得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与爆炸得危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部能切断气源,则部允许熄灭泄漏处得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得话将容器从火场移动至空旷处。防护措施: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者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与饮水。提供充分得局部排风与全面通风。三、组织机构出现氨气泄露事故后,由车间现场负责人员进行紧急抢险、员工疏散以及事故第一时间汇报等工作。由安全5S领导小组进行事故指挥以及事故分析、总结等工作。总指挥李荣锋李永生李建业工作协调数控车间装配车间焊接车间喷涂车间CNC车间储液器车间间仓库品质部设备科林培升潘滨基胡伟松陈海星毛世辉周礼源周毅张宜才杨先进邱赞明李树枫黄结仪游剑锋李伟雄刘林海邓武雄四、事故抢救设施机房、设备间要备有足够得水源及抢救事故用得通风设施,在机房或设备间附近便于索取得位置应设置事故抢救物品专用柜,柜内设有防毒衣、防毒面具、橡胶手套、胶皮水管等防护用具。机房、设备间配备必要得抢修工具,放置易取处,如:钳子、活动扳手、阀门等。及时更换各种安全用具,必须进行检验后方可使用。五、事故处理程序当班人员带班班长安全5S小组安全生产分会组织调查组分析原因漏氨组织抢救工作事故后得总结现场调查分析工作救援指挥工作动力主管查明漏氨原因紧急抢险工作组织疏散工作六、事故现场事故发生后,保护与维护好现场秩序十分重要,也就是为了尽量减少损失、伤亡与进行技术分析,对减少今后事故发生有着重要意义。要根据事故发生得情况,漏氨得扩散范围、区域大小加以现场控制。以上这些情况布置安全区域时应提醒抢险人员注意,逆风脱离险区,特别就是治安维护人员做好人员疏导与维护减少伤亡与损失。事故被控制住后,应保持好现场,不得破坏现场,以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事故分析,查找事故原因,及时进行整改,制定恢复生产方案。七、事故抢救方案对各种管道、阀门得泄氨事故,由于发生得对象与条件不同,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但处理得原则就是一样得,即:找准泄漏部位、截流堵源、抽气降压、排风净气,然后再焊补修复。漏氨时进入事故现场必须带好防护器具。(一)压力容器漏氨事故处理此类事故,原则就是首先采取控制,使事故不再扩大,然后采取措施将事故容器与系统断开,关闭设备所有阀门,漏氨严重不能贴近设备时要采取关闭与该设备相联接串通得其它设备阀门,用水淋浇漏氨部位,容器里氨液及时排空处理。(二)阀门漏氨1、发现氨阀门漏氨后,迅速关闭事故阀门两边最近得控制阀。2、容器上得控制阀门漏氨。(1)关闭事故控制阀前最近得阀门。(2)关闭容器得进出气、等阀门。(3)如高压容器上得控制阀门事故,在条件、环境允许时,应迅速开启有关阀门,向低压系统进行减压排液,减少氨外泄量与损失。(4)开启事故排风进行通风换气。(三)管道漏氨1、发现管道漏氨后,及时指挥有序疏散员工到安全得地方,迅速关闭事故管道两边最近得控制阀门,切断氨液得来源。2、根据漏氨情况,管子漏氨得大小,可采取临时打管卡得办法,封堵漏口与裂纹,然后进行事故部位抽空。3、开启事故排风扇进行通风换气,并对事故部位抽空,更换新管或修理补焊。(四)分解炉漏气(1)发现进氨管道以及气化器减压阀组泄漏时,关闭氨气分解进氨阀,再关闭氨瓶出氨阀,关闭后级用气进氢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