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性质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除法的性质教学反思.docx

除法的性质教学反思.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除法的性质教学反思除法的性质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除法的性质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除法的性质教学反思1今天这节课讲的是除法的性质,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很好,刚开始上课同学们精神饱满,后来在有些同学濒临开小差时在我的提醒下又恢复活力。平时提醒同学们听课可能只是单纯的说大家好好听课,大家注意力要集中,可能同学们都有免疫力了,用一些活泼的语言反而会更好,比如说大家都要争当爱举手的奥特曼而不是变成被打败的小怪兽、大家要向聪明的喜羊羊看齐不能学懒羊羊……这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一下子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身上来了。今天的知识点是由分苹果来导入的。本身这个题非常简单,大部分孩子口算就可以出结果,所以要求他们在本上做出来他们就会积极性不高。而且这题太简单就直接导致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对于想用这题来简单引入除法的性质和后面的题一起对比学习的想法又是一个挑战,在这里只能挑符合自己思路的同学来讲,对于那些积极性很高答但是用不同方法的同学来说会有点小小的失望。希望不会影响他们以后喜欢思考不同方法的思维方式。在介绍除法的性质时,有点过急了,在分苹果一题的算式出来后本应该不管他,接着进行下一题,最后两题同时比较后得出除法的性质的结论的,但当时为了调动他们的兴趣,就问学生有什么发现,结果学生很容易被引导来思考,学生思考发言不能断然打断,但是只有一个算式却又不能得出结论,整个局面很被动,不知该从何讲起,乱了阵脚。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学生接受能力有快有慢,在全班同学沉默时就要叫活跃的同学来发言,以此来带动同学们,同学之间的比拼学习远比老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的说来的效果好。同样的,在大家都举手回答问题时,要多叫平时不大积极的同学来展示自己,再沉默的同学心里其实也是想表现自己的。再一次听课时,老师说要请坐的端正的同学来回答问题,大部分同学听后都坐的端端正正,但是我旁边的一位同学姿势却更加扭曲,小声说:千万别叫我啊,千万不要点我的名!我很诧异,就问他,回答却是:不想回答问题,你看某某同学大家都笑他。在经过我的.说服之后,该同学问自己做完的这几道题都被同学们回答完了没有,也想表现自己,但是此时机会已经没有了。所以,我觉得每一位同学都是想得到赞扬想表现自己的,只是有些同学怕大家嘲笑他,怕自己回答错误。这时,就应该多关注这类学生,多请这些同学发言,尽量照顾到每位同学。本节课最大的问题就是课件真的很重要,一定要将每一个小细节都想到,而且要做到全面、完整。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斟酌再三,在备课时多从学生的角度来想问题,多方面解决。只有融入到学生的思维方式中去,才能将课堂上想传达的知识最大限度的教给学生。除法的性质教学反思2除法的运算性质的学习,和减法运算性质的学习一样,教材都是通过课后练习的形式出现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计算类推出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然而仅仅通过几道题,让那些“慢智思维型”的孩子真正理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于是我创设了以下教学过程,效果很好!我首先出示了以下两道题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题目一:我买了2盒月饼,每盒4个。共用了48元,每个月饼多少元?题目二:有45个本。现共有三组,每组5人。平均每人几本书?学生很快说出了这两道题的两种答案:(1)48÷2÷448÷(4×2)(2)45÷3÷545÷(3×5)我首先让学生观察这两道题的右边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之处?大家很快发现48÷(4×2)和45÷(3×5)都是一个数除以除以两个数的乘积;然后让学生观察左边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之处?他们又发现48÷2÷4和45÷3÷5都是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最后让他们认真观察,这两道题左右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经过观察计算他们发现结果是相同的,思维敏捷的学生还总结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就等于一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是不是所有的题目都有这个规律呢?然后让每位学生独自写出两个这样的题目,观察左右两边的计算结果是否一样,通过大量的例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最后总结除法的简便运算题型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学生起的名字叫除法的交换律350÷5÷35=350÷35÷5=10÷5=2用字母表示为a÷b÷c=a÷c÷b(b、c不能为0)类型二:学生起的名字叫除法的结合律380÷5÷2=380÷(5×2)=380÷10=38用字母表示为a÷b÷c=a÷(b×c)(b、c不能为0)类型三:学生起的名字叫逆用除法的结合律800÷(20×8)=800÷8÷20=100÷20=5用字母表示为a÷(b×c)=a÷b÷c(b、c不能为0)类型四:把除数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27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