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案3图解表格类[突破策略]要通读全题,研读文字信息搜索关键词,辨识、思考和比较题干中图或表,多方面挖掘题干信息,并进一步做好有机整合和浓缩,寻找解题线索和突破口。在梳理出答题必备的知识要点基础上,对题中各个选项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或根据题中各个提问,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典例1]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3表示图2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细胞中,“能量通货”ATP产生的场所有。肺炎双球菌细胞的结构与图1细胞相比,在细胞核方面应没有核仁、染色质及,在其细胞质中应只有一种细胞器。(以上均填标号)(2)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A细胞的名称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2中的细胞所处的时期。(3)若图1示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2中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4)图3中a~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Ⅲ对应于图2中的细胞,由Ⅲ变化为Ⅳ的原因是。A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因为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分裂子染色体移向两极并且细胞质均等分裂);B细胞也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无同源染色体(因为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C细胞一定是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因为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D细胞一定是初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因为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并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D细胞所处的时期。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属于正常体细胞,所以只能发生C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图3表示图2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其中存在没有染色单体的时期,通过这一点可以判断图中b为染色单体变化,根据变化规律判a为染色体,c为DNA。Ⅲ的特点是染色体减半,DNA和染色单体相对数是a的两倍,所以判断Ⅲ对应于图2中的B细胞,由Ⅲ变化为Ⅳ(对应图2中的A细胞)的原因是着丝粒(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备考链接1.如何阅读生物图:把握整体、细观局部(由大到小、从外向内)、弄清问题、准确作答。首先分清是什么图:结构图、概念图、过程图、坐标图、折线图(柱型图)、流程图、循环图、示意图、遗传系谱图。2.细胞分裂图像的判断大致可分为四步:第一步判断特殊图像(联会、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着丝点排列赤道板的两侧—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第二步判断时期(主要根据染色体的行为特征:染色体散乱分布—前期;着丝点排列赤道板上—中期;着丝点分裂—后期);第三步判断细胞分裂方式(根据有无同源染色体);第四步判断细胞名称(细胞质分裂方式)。3.模式图往往是源于教材中生物的局部形态结构的典型图,是相关生理过程或结构的直观表现,因此我们在备考时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各种图形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变式,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1)熟记课本所有模式图,包括模式图所有的结构名称及图形特征。(2)熟记各结构的化学组成。(3)熟记各结构的功能。(4)正确理解结构与功能、数目与功能、行为与功能的统一性。(5)正确区分辨别模式图与具体结构的区别。[能力迁移]1.(08·海南卷改编)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1)图2的结构名称是。结构②的名称是。(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支叫做。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膜外电位的变化是。(4)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中的液体为,兴奋通过图2的传递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传递方向的特点是。原因是。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过程及相关模式图,难度较小,神经元之间联系的结构就是突触D,也就是图2所示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①、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②构成。感受器就是指神经纤维的末梢,感受器可以感受外界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引起反射活动的发生,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任何感觉的产生都是在大脑皮层。神经纤维在接受刺激后膜外电位变化为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突触间隙中充满液体是组织液,突触所完成的信号转换形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典例2(09·烟台诊断)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蕃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