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事故反思精选必看范文.docx
上传人:美丽****ka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煤矿事故反思精选必看范文.docx

煤矿事故反思_40.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煤矿事故反思煤矿事故反思范文煤矿事故反思 《(2012)中国能源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煤炭消费34.25亿吨,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近7成,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我国煤炭行业特点:95%的煤矿开采是地下作业,煤炭井下开采中,本身就存在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制约,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管理不当就会发生事故,严重危及职工的生命安全。多年来,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占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总量的四成左右,在重特大事故中所占比例更高。据统计,2011年全国煤炭发生事故1201起,死亡1973人,虽同期相比事故数量以及死亡人数均有所下降,但煤炭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重,且任重道远。接连不断的煤炭安全事故,危害着每一位矿工的生命,给广大矿工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加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那么如何减少甚至避免事故发生呢? 1、安全工作该放于首位。“安全重于泰山”。煤炭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企业发展规划,把安全工作始终放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中最突出的位置来抓。安全生产任务要与生产经营计划一同下达、一同考核和奖惩。要明确各级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尤其是单位党政主要领导的安全责任,出了事故就要承担主要责任。要带着感情抓安全,把职工群众当做亲人看待,对每一名职工、每一个家庭负责,凡涉及安全的事都无小事,要认真对待。要从根本上杜绝“安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老问题,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各级领导要经常反思,找出差距,不断增强搞好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搞好质量标准化工作,夯实企业安全基础。质量标准化包含工程质量、工作质量、规范操作及文明生产等内容。保证矿井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地测防治水等主要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煤矿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以适应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矿井的健康发展。抓好质量标准化工作对煤炭企业改变事故多发、管理粗放、工作标准低下、井上下环境脏乱差的状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若大家都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事故就会杜绝或大大减少。 3、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煤矿井下作业环境特殊,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决定了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因此,安全管理必须坚持以刚性制度管理为主。制度是规范人的行为,维护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解决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要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把安全事故和隐患情况与安监部门和业务保安部门安全责任挂钩,促使其认真履行安全职责。要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凡发生的各类事故,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公开追查、分析、处理。责任追究要对号入座,一视同仁,确保责任追究制落到实处。 4、加大安全设备投入,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先进的技术装备不但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能够创造良好安全的作业环境,防止和避免一些人为事故的发生。目前,国有煤矿平均开采深度达到500米以上,有的甚至已超过1000米,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矿压、地热、水害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原有的“一通三防”、机电运输、巷道支护等安全设施、设备和工程,需要进一步改造和完善。特别是部分矿井由低瓦斯矿井变为高突矿井,安全管理标准进一步提高,原有机电设备急需大量更换。近几年,煤炭市场形势持续好转,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煤炭企业要抓住有利机遇,切实加大投入,积极补还安全欠账,打牢安全生产基础。要把安全生产所必需的投入放在资金计划的首位予以保证,通过投入,不断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有条件的矿井,应尽可能地提高机械化程度,引进安全性能可靠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5、加强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随着科技的进步,煤炭企业的机械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而职工素质偏低,不能适应高强度的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是目前制约着安全生产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素质,是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严格用工制度,建立健全考核、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对上岗职工进行强化性的安全技术岗位培训,使每一个职工从理论上都知道本岗位上每一个工序的技术要求和规程措施上的安全要求。安全培训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或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培训结束要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发给资格证书,持证上岗;考试不合格,继续培训,直至合格为止。同时,理论培训应与实用技术有机结合,加强岗位技术练兵,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于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规定进行作业。要以岗位应知应会为根本,以提高现场操作技能为核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