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4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精编.docx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医疗安全管理制度集合【1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为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信息安全,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定,制定本制度。一、患者信息安全的定义患者信息安全是指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应按照有关规定采集、传递和利用。患者信息在使用过程中应得到有效保护,不得外泄。未经有效授权或批准,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获得和使用患者信息。二、患者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患者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医院各职能部门分别负责本部门患者信息安全工作的具体管理。三、患者信息安全工作的责任人医院工作人员是患者信息安全工作的责任人,应在医疗服务工作中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做好患者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四、患者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限制性原则:患者信息应在受限制的范围内使用,除非诊疗和管理所必需,任何人不得私自获取和使用。2.授权性原则:一般情况下患者信息应依职责获取和使用,特殊情形下应有患者授权。3.控制性原则:患者信息应处于有效的保护之下,不得向他人泄露。五、患者信息范围1.一般性患者信息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地、住址、职业、婚姻状况等。2.特异性患者信息患者健康状态相关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等病历资料。六、患者信息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1.在公共区域显示或展示患者信息时应采取必要的隐私保护措施,去除一般性患者信息,以防止患者隐私泄露。2.患者信息资料采集、传递和使用应由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3.诊疗和管理相关人员获取患者信息实行权限管理,不得将本人权限交于他人使用。4.医院诊疗和管理工作人员以外的人员应依据法律规定获取患者信息,法定授权以外的应有患者或患方授权。5.特异性患者信息资料应由专人负责管理,不应放置于公共区域。6.医院工作人员应合理管理和控制患者信息资料,如病历、检查报告等,不得向无权限人员展示、传递患者信息,并防止患者信息泄露。7.严格禁止医院工作人员将涉及隐私的患者信息在互联网等公共媒介上发布和传播。8.患者信息资料废弃时应采用销毁方式,并由专人负责,防止患者信息外泄。七、患者电子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由医院信息管理部门另行制定。八、患者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科室日常考核,违反本制度将根据医院《综合目标考核》及《奖惩办法》处理。九、本制度由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十、本制度自20xx年1月1日起实行。医疗安全管理制度2一、建立医疗安全目标责任制。1、应完善医疗安全责任制,使各科室(部门)和各级医务人员做到层层对医疗安全负责。2、责任制应达到有责任目标、有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有检查办法、有奖惩激励制度等要求。二、医疗安全教育。1、目的目的旨在使医务人员在思想认识上、职业道德上、应变能力上和保证医疗安全的心理状态及技能上,排除各种主观障碍。2、医疗安全意识教育:(1)树立正确、积极的医疗风险意识;(2)增强医疗安全责任感,增强医疗安全管理的法律意识;(3)克服自身及周围有关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3、医德与医疗安全相关教育:包括医德理念与医疗安全、医德规范与医疗安全和医患关系与医疗安全等相关性的认识。4、质量管理知识与医疗安全相关教育:(1)医疗安全教育是质量教育的重要内容;(2)为保障医疗安全又需要掌握相关的质量管理知识,主要是医疗服务质量安全质量特性的内涵与外延知识、标准化管理知识和医疗缺陷管理知识等。5、医疗技术与医疗安全相关教育:应紧密结合继续医学教育,将医疗安全教育贯穿于医学技术教育之中。三、医疗缺陷检控与安全把关1、医疗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特点。因此,必须时时处处进行缺陷检控,加强医疗安全把关,以防患于未然。2、一般地说,医疗不安全事件均潜藏在日常的医疗缺陷之中,因此。强化日常医疗缺陷管理,既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卡紧医疗不安全事件源头的重要对策。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建立健全各级卫生技术人员自下而上和各级行政组织自上而下对重大高难必须坚持定期查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职能部门通过日常业务活动进行质量检查、组织协调,根据医疗质量管理计划和标准,定期组织实施全院性医疗质量检查和分析,针对医疗工作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进行跟踪检查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不断修改、补充、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二)科室质量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科主任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决定了该学科的质量水平。一般业务行政职能部门没有能力直接控制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因此,医疗质量管理主要靠科室、责任在科主任,科室医疗质量是以科主任负责制形成展开的,环节质量的控制和终末质量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