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反思指南(通用19篇).docx
上传人:小多****多小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6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反思指南(通用19篇).docx

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反思指南(通用19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反思指南(通用19篇)教案是教师为了课堂教学而编制的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那么如何撰写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呢?首先,教案要遵循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教案要合理布置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组织和连接,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此外,教案还应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最后,教案还要注意评价和反思,及时总结教学效果并进行调整,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范文的分享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和鼓励,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反思指南篇一通过发生的踩踏事件,使学生认识到踩踏事故的严重性。2、知道在校园里,怎样做就能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3、了解遭遇踩踏事故时自我保护的方法。今天这节安全课,我们共同来学习校园防拥挤、防踩踏。先来了解发生在校园里的几起踩踏事故,看大屏幕。1、课件出示:(1)2014年9月26日,发生在昆明明通小学的踩踏事件。(2)2009年12月7日,湖南湘乡校园踩踏事件。(3)2013年3月27日湖北秦集小学的踩踏事件。2、阅读,了解事件发生的始末。3、踩踏事故造成伤亡的原因。课件出示:(1)拥挤的人群有多大能量?(2)踩踏对身体的伤害。小结:每一起事件都造成多人伤亡,这些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教训,值得引起我们每个人的深思!三、整理学习避免拥挤、踩踏的做法。1、说一说,自己经历或看到的拥挤事件,并谈一谈你的感受。2、找一找,校园的安全隐患。提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易发生拥挤踩踏?小组讨论:在校园的这些场所,怎样做就能避免拥挤踩踏?(1)。观看课件。(2)。师生共做。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反思指南篇二通过应急演练,使全体学生掌握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熟悉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应急避险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体学生的生命安全。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学会逃生的本领和能力,提高学生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二、应急演练机构设置。1、学校成立严防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____、副组长:____。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办公室设在学校安全办公室,由____副校长具体负责。办公室主任:____。组员:____、____、____、____。3、监督检查组:由学校德育团队负责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办公室及领导小组成员随时督察。负责人:____、组员:____、____、____、4、医疗救护组:当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受伤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受伤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并向主管领导汇报。负责任人:____、组员:____各年级校长各年级负责人各班主任。三、演练时间和地点。20__年9月3日上午9:15。学校教学楼内。四、演练前宣传教育。1、演练程序及注意要点:——广播(原稿)。同学们,现在给大家介绍的是防踩踏应急演练的安全要点:1)演练开始,校园广播会发送疏散警报或疏散通知,大家在听到疏散警报后保持冷静,按照老师安排开始疏散,过程中必须听从指挥。2)疏散时要做到“三不、二要”,即不拥挤、不打闹、不搞恶作剧,要互相礼让、安全疏散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3)按严格规定线路疏散,不要串线。4)在撤离途中,如果出现拥挤摔倒,后面学生及楼梯口老师应立即大声喊”停”同时停止不动,听老师指挥,等险情排除后,再按顺序撤出。请大家重视这次演练,牢记疏散过程中的“三不两要”,掌握遭遇拥挤踩踏时的应对技能才能使我们遇到突发的类似情况时保护自己帮助他人。2、疏散流程准备。1)紧急疏散领导小组作出疏散决定,并确定需要疏散的范围。2)校园广播根据紧急疏散领导小组的指令,发出紧急疏散通知。3)相关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进入指定岗位,按照疏散路线,组织人员撤离,到校田径场集合。4)学生按要求进入指定场地后,按广播操队形站立由指定学生清点人数后报告到指挥处。5)紧急疏散领导小组作出的进一步工作措施。6)紧急疏散领导小组通知校园广播宣布危机解除。五、疏散演练路线和顺序。1、疏散原则:1)分走楼梯制度:为避免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过于拥挤,采取学生分走楼梯制度。2)学生经过楼梯疏散时,不强调快速、整齐,适当错开时间,分班级逐次下楼,并安排值周、值日教师和负责教学楼管理的同志在楼梯间维持秩序,管理学生。3)学生集中进出教学楼高峰时间全部打开教学楼门。4)要保障疏散路线畅通,移除杂物。2、撤离线路及集合地点:各班级按照车校长布置的各班进出教学楼路线有序撤离。一年级四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