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A4版】.doc
上传人:王秋****哥哥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A4版】.doc

2022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A4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6/NUMPAGES总页数62022年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A4版】(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填空题(共20分)1、沟通前我们要先了解父母的________,沟通中可以选择彼此熟悉的________。2、公民身份号码由________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________。4、外婆生病了,舅舅、舅母都不在身边,作为外婆的大女儿,有________和________照顾外婆。5、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冲击,许多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正面临着衰落的困境。6、中国始终坚持走_________道路,坚定奉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政策。7、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仅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反映,也是一个文明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8、人与人相处需要_____________。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帮助。9、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营造我们的家园。10、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________和高尚的________,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小刚非常调皮,经常做错事,惹父母生气,平时他与父母的关系却很融洽。你觉得原因可能是()。A.父母不是真心批评小刚的B.只要帮父母做事,就能与他们融洽相处C.与父母交往要讲究艺术,善于与父母沟通2、下列哪些地方是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A.文具店B.网吧C.歌厅D.咖啡厅3、当自己的意愿与父母意见不一致产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A.坚持自己的意见,与父母吵闹B.置之不理,不分辨C.理性面对,以积极的态度与父母沟通,主动化解矛盾4、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亿。A.13B.13.7C.12.7D.125、殷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A.甲骨文、青铜器B.石器、玉器C.陶器、瓷器D.书画、青铜器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应该为残疾人提供捐助和服务B.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C.老人享有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D.保护公共设施是政府的事7、“海上明珠”、“东方甜岛”等都是()的美称。A.上海B.澳门C.台湾D.海南8、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中国的()。A.丝绸之路B.陶瓷之路C.青铜之路D.建筑之路9、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是()。良好的公共秩序B.良好的公民秩序C.良好的社会秩序D.良好的家庭秩序10、1967年,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保卫国家,捍卫和平的核力量。A.原子弹B.火箭C.氢弹D.炸弹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公园的长椅是大家的,可以随便躺在上面睡觉。()2、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的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4、圆明园的遗址是英俄联军侵华罪行的铁证。()5、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6、鸦片战争以北洋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7、理性对待分歧,会让我们有合情合理的看法和思考。()8、每年的7月1日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9、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10、孙中山先生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四、连线题。(共10分)1、将下列大事件与发生各行的时间对应连起来。西安事变1931年9月18日卢沟桥事变1937年12月13日九一八事变1937年7月7日台儿庄战役1940年8月百团大战1938年春南京大屠杀1936年12月12日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1、在公益事业中,我们要“勿以善小而不为”,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看待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