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1高三语文研讨会于11月24—26在崇义召开,这次选址崇义,是因为在崇义这个偏远的地方却有一支战绩辉煌的语文教学队伍。本次研讨会就是由向崇义中学语文组学习取经和高考专题报告两大块组成。一、崇义中学语文组的建设作为一个县城教学队伍,崇义中学语文组师资并不是很雄厚,面对的也只是本县城自己的孩子,受限于适龄儿童的数量,他们的学生并不是选优拔尖,但是在最近的三年高考中,无论文史类还是理工类,他们的平均分都在100分以上,在赣州十八个县市的重点中学中排名一、二,他们的成功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大环境崇义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文氛围浓厚的地方,苦学、苦教就是他们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崇义中学的校长更是极度重视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功能和意义。、1)以严治校,为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从军训开始,从学生的.头发、跑操、穿校服等细节抓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举全校之力,强化语文的学习。每周两节阅读课,每天固定的新闻电视时间、练字时间,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3)强化教研组的建设,为每位老师提供专项经费用于专业书刊的订阅。教研组年级之间传承有序、资源共享。备课组分工协作、专人专题、群策群力。(二)小细节1)强化非智力因素。从端正书写,强化审题,规范答题等角度杜绝非智力因素的失分。2)教学上推行“慢进度,缓坡度”的原则,紧扣教材,回归教材,将知识细化。3)考试针对性强,学什么、考什么,考后更通过错因分析表,进行反馈训练。二、高考语文专题分析,建议。研讨会下午,南康中学的邱老师结合近几年语文高考,对各个题型逐一进行分析,提出复习建议,重要又一下几点:1)文言文考试重点以人物,叙事类文本为主,但应重视从未考过的“何、若、为、焉”这几个虚词。2)诗歌鉴赏中,用典、意象、情感是考查重点,也应注意语言风格,练字题型的出现。3)小作文的命题,表达方式是“主料”,修辞方法是重要“配料”,要警惕相关句式知识的考查。4)大作文还是会贯彻专家们“纠偏”和“导向”的使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的导向。三、2014高考新动向2014高考,语文试卷格局将发生变化,取消第一、第二卷的划分,试卷将以专题的形式组合。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2郑可莱老师的.作文教学从倒数第二段“我有我的看法”这个易被人忽视的片段入手,从例文引导学生归纳出四个具体策略,促进立意深刻,致力于指导学生从能写出作文到写好作文升格。整堂课对症下药,讲练结合,实操性强,符合学生“胃口”,让学生不再谈此类片段而色变。今后的作文教学,也要力争像郑老师一样,多给学生搭建策略支架,扎实有效地上好每一课。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32022年7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xx一中《2022年高考数学研讨会》,对于即将进入高三备考的我,受益匪浅!XXX老师针对2022年新高考I卷做了详尽的试卷分析,并通过新老高考对比,总结了新高考的变化趋势,给新高三教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杨爱秋老师给新高三教师提出中肯的备考建议,对2022高考I卷给出了独到见解,并对新高三教师进行答疑。通过两位老师的精彩分享,我对新高考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更合理更高效的开展高考备考工作。2022新高考数学试卷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高考改革要求;试题突出数学学科特点,强化基础考查,突出关键能力,加强教考衔接,服务“双减”政策实施,助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数学试题加强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深入考查关键能力,优化试题设计,发挥数学科高考的选拔功能,助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以往高考数学试卷相比,2022年高考数学试卷试题计算量明显增多,送分题比例有所减少,试题具有低起点、多层次、高落差等特点。因此,对于2023年高考备考要做好以下几点:1、夯实基础、立足教材高考复习要重视三基,即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及隐含的基本知识点,基本的解题思想和方法,是一轮复习的重点。复习过程要严格按照考纲要求,对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强化应用。整合知识,夯实基础应以课本为主。课本是高考试题的源头,基础知识是能力提高的根本。高考试题年年有变,但考题就来源于课本原题或变式题,试题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体现了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考查。复习中我们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注意挖掘课本习题的复习功能,加强知识点覆盖的同时注意知识的综合,弄清高考知识点及其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重视基本方法的训练。2、注重反思、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由于每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