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范文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范文一、消防安全灭火基本常识1、隔离法:这是一种消除可燃物的方法。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3、冷却法:用水或其他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迫使物质燃烧停止;或将水和灭火剂喷洒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降低可燃物温度,避免火情扩大。4、对轻微的火情紧急应付措施:形成火灾的,应及时报警。对突然发生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同学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1)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2)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3)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4)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5)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6)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7)有条件的,还可以学习一些简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二、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精选30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期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应急预案。我们该怎么去写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精选3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消防安全应急预案1为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提高社区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实现辖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结合宜春里社区的实际,特制定社区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目的制定消防应急预案,是为了在社区面临突发火灾事故时,能够统一指挥,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迅速针对火势实施有组织的控制和扑救,避免火灾现场的慌乱无序。防止贻误战机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因素重大火灾事故一旦发生,势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而且直接影响的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三、机构设置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设立专项应急处置工作小组负责重大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任务确定总体处理方案和行动决策,及时掌握事故处理和变化情况按照要求及时上报区有关部门。工作小组负责执行有关决定,协调交通、医疗救护等部门组织伤员急救、善后处理等工作。四、抢救措施社区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火灾事故后,单位自救机构要果断采取措施,立即控制事态、封闭现场、疏散群众、对伤员实施抢救、切断一切火源,防止火灾蔓延,并向有关部门报警,寻求救援。领导小组立即赶赴现场,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及时调度救援力量,指挥现场救助,疏散群众维护现场,同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如发现有伤亡情况迅速与抢救医院等抢救单位联系抢救。五、组织机构及职责社区成立消防安全应急指挥工作站,负责社区火灾现场指挥,消防安全应急指挥工作站由社区党总支书记和社区居委会成员、社区消防志愿者组成。消防安全应急预案2为有效防治我社区自然灾害,避免与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根据上级自然灾害防治方案的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本预案。一、社区基本情况xx社区位于xx街道办事入东2公里,辖区有企事业单位8个,4个家属院落,2个物业小区及1个城中村,另有学校1所,辖区共有常驻居民2187户,4000余人。二、工作机构与职责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我社区自然灾害防治与应急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组长:xx(社区主任)。副组长:xx(社区党支部书记)。成员:xx(副主任)xx(委员)xx(委员)xx(委员)xx。下设办公室,负责社区自然灾害防治与应急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2、职责分工:(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辖区自然灾害群测群防与突发性自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负责自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雨期间执行“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社区居民公布本预案。(2)副组长负责组织抢险小分队及其人员分工;组织自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3)成员负责发布本辖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负责地质灾害监测资料与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资料的整理、汇总与上报工作。(4)小组组长:负责组织本辖区居民小组范围自然灾害点监测与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工作组组长报告自然灾害灾情。(5)应急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与汛期值班等项工作。2、社区巡查小组:社区两委会、社区居民小组、社区志愿者组成社区巡查小组。三、防灾抢险1、自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当遇强降雨与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