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局人才工作述职报告.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农业农村局人才工作述职报告.docx

农业农村局人才工作述职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农业农村局人才工作述职报告农业农村局人才工作述职报告今年以来,农业农村局党组按照县人才办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安排部署重点在人才培养、引进方面开展工作,现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农业农村局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农业农村局实际,制定了《2020年农业农村局人才工作要点》、《2020年高素质农民培训方案》、《农村实用人才盘点方案》。统筹部署2020年人才工作、围绕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盘点、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等方面,认真抓好2020年全县人才工作。(一)加大培训力度,持续提升农村人才能力素质。2020年,依托县职教中心、盈丰植保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和泰金种业农民田间学校等农民培训教育机构,落实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按照“理论授课+实操练习+观摩学习”的模式,丰富培训方式方法,提升培训效果,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创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做法,全年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00人。局属各单位结合自身业务,开展以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农村电商及互联网+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疫、农作物田间技术管理、畜牧技术推广、动物疾病防疫、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脱贫攻坚等为重点的专项培训班,提升农村实用人才技能水平,全年共培训2500余人次。(二)认真开展人才盘点工作,做好人才统计。根据平罗县人才盘点工作方案,按照“应统尽统”的原则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人才盘点工作,共盘点农村实用人才12845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265人,中级以上职称201人。经研究认定行业领军人才1人,优秀拔尖人才3人,青年后备人才13人,年轻储备人才10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共入库79人。高技能人才盘点入库27人。根据农业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反馈情况,研究提出农学、植物保护、作物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园艺学、市场营销5个行业紧缺专业。(三)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依托“三百三千”、农技人员下基层平台,高起点统筹谋划、高标准组织实施,推动农技人员下基层开展农业综合服务。开展专家和农技人员与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村两个带头人结对帮扶活动,共成立五个瓜菜产业指导组、七个优质粮食产业指导组,服务乐海山西瓜专业合作社、盈丰植保专业合作社等19个农业专业合作社或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把配套集成、简单易学的种养技术、防灾减灾和标准化生产技术传授给服务主体。(四)聚焦人才项目,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用。依托泰金种业已建成的中国工程院邹学校院士工作站和自治区农业领域专家资源,突出瓜菜育种攻关,加强农业关键性技术突破,支持科研人员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自主选题开展研究,不断创新锻炼人才,培养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和后备人才。同时我局积极与泰金种业开展项目合作,以项目带科研,以科研促发展,2020年实施了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化育种大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展示园,冷凉菜品种选育及种子生产项目,为高端农技人才培养提供平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第六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5G牧场建设,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共享等合作,探索建立协同创新团队,开展粗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畜禽健康养殖、优质畜产品生产等关键技术培训,共同培育畜牧人才,共同推进畜牧业发展。二、存在问题(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整体专业水平较低、分布不均、技能认证评价体系不全。农村实用人才力量薄弱,作用发挥有限。农村实用人才整体能力水平较低,学历、职称、农业专业技术水平均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缺少领军型、拔尖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大部分农村实用人才学历在高中以下,知识水平有限,专业技术不高,缺少具备一定农业专业知识水平的农村实用人才,导致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村推广普及困难,人才技术水平提升较慢。农村实用人才数量较多,但分布不均匀,多为经过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集中于生产型人员,为乡村种植/养殖能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技能带动型人员均为个体工商户和村干部,人才类别单一,农机技术人才较少,服务型、带动型人才短缺。大部分农业一线人员年龄偏大,缺少青壮年农村实用人才,后备人才乏力,长此以往易出现人才断层,制约农业农村发展。农村实用人才认定评价制度不完善,农村实用人才技能等级认定体系不健全,给农村实用人才的统计管理造成困难。(二)专业技术人员知识老化,后备力量缺乏。县级农业技术推广单位技术骨干人员参加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的机会少,知识更新速度慢,难以满足农业发展需要。乡镇基层服务站专业技术人员层次不齐,专业性的、技术性的工作人员紧缺。新招录人员从事工作时间较短,对基层工作不熟悉,基层农技推广经验少,职称普遍较低,不能较好的胜任岗位工作。(三)农业技术培训实效不高。因农业技术知识专业性、理论性较强,大部分农民学员文化水平较低,接受农业技术知识能力有限,导致理论授课实效性不高,农业技术培训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