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内孤立波生成的数值模拟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南海北部内孤立波生成的数值模拟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南海北部内孤立波生成的数值模拟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海北部内孤立波生成的数值模拟研究的中期报告本研究基于天山模式(TSM)和SWAN(SpectralWavemodel)模式,对南海北部海域内孤立波的生成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本报告为中期报告,主要介绍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及初步结果。1.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将TSM和SWAN模型结合起来进行模拟。TSM模型用于描述南海北部海域的大气、海洋力场及海洋动力学过程,SWAN模型用于描述海浪的传播和变形过程。模拟过程中,TSM模型输出的海洋水位、风场、海流、水温和盐度数据作为SWAN模型的输入参数,SWAN模型输出的海浪参数作为TSM模型的反馈参数。2.实验设计本次模拟分为两个实验。第一次实验主要研究南海北部内一次孤立波的生成、传播及演化过程,第二次实验则在第一次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不同风速、风向和波高对孤立波生成的影响。3.初步结果第一次实验结果显示,南海北部海域内的孤立波主要由海洋深层中的扰动引发,波峰高度达到2.2m,波长在300m左右。孤立波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形,波高减小,波长增大。第二次实验中,风速和风向对孤立波的生成影响明显,当风速大于10m/s时,孤立波的生成概率增大;当风向与孤立波传播方向一致时,孤立波的生成效应更为明显。波高对孤立波的生成影响不明显,需要更多实验来验证。4.下一步的安排和展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进行更多实验,包括探究潮汐和海洋流场对孤立波生成的影响;研究不同海域孤立波的生成特点及产生机理;通过对比实验和现场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掌握南海北部孤立波存在的基本规律,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