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教师节表彰决定范文最新教师节表彰决定范文(通用29篇)最新教师节表彰决定范文篇120xx—20xx学年,是我们学校继往开来的一年,是拼搏和收获同在,付出与回报并存的一年。本学年,我校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坚持“分层教学、分级管理、多元发展、特色培养”办学理念,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出台新举措、落实新规定,不断深化改革,勇于开拓创新,在师资队伍建设、班级管理、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成绩、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今年高考,本二上线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再写低进高出的传奇。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经各级部推荐,学校研究决定,对过去一学年涌现出的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给予表彰。希望受表彰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再立新功、再创佳绩。全校教职员工要以先进为榜样,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团结奉献,勇于创新,共同为推进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一、高考团体奖1、优胜团队奖(1个)张军强同志带领的高三团队,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创历史新高,突破600人大关,授予高三年级优胜团队奖。主任:张军强,副主任:赵军、胡运廷、闫力军、樊蛟龙。2、优胜学科奖(4个)语文、文综、体育、美术3、优胜班级奖(5个)高三1班、2班、3班、12班、14班,班主任分别是赵军、翁正科、魏进平、闫力军、胡运廷。二、高考个人奖1、特别贡献奖(1人)在20xx年高考中,张军强同志带领高三团队努力拼搏,使我校本科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创历史新高。授予张军强主任20xx年高考特别贡献奖。2、高考状元奖(2人)高三2班姚依蓓同学获我校理科状元,班主任翁正科;高三12班李宁同学获我校文科状元,班主任闫力军。授予翁正科、闫力军高考状元奖。3、优秀班主任奖(13人)授予赵军、翁正科、魏进平、彭伟科、马利锋、闫力军、苑菲、胡运廷、冯三辉、乔勇、郝庆华、李静、苏倩优秀班主任奖。4、优秀单科奖(7人)方宁以132分获沙河市理科语文第一名,任课教师张锴;王李宁以236分获沙河市文科综合第一名,任课教师是苑菲、赵宝玉、张洪波;张鑫璐以235分获沙河市文科综合第二名,任课教师是姚飞、元艳霞、许静。授予张锴、苑菲、赵宝玉、张洪波、姚飞、元艳霞、许静优秀单科奖。三、优秀科室团队(5个)政教处初中部教务处高三年级职教部附属小学四、期末联考优秀团队(20个)初中部:初一:数学、地理、生物、历史初二:数学、政治、历史、地理初三:数学、语文五、模范教师(72人)韩国召张区芳邵志卫杨艳艳宋冰冰郝丽敏乔永富周延杰李素敏王少敏许建斌王晓辉闫力军白俊平李景林胡运廷霍雷郝永斌乔勇李静张路平彭波淮军国邢小蕊苑菲杨晓炜王江永王丽敏高永霞杨月梅朱静申柱芳杨苏民李社红李丽王巧书六、模范职工(6人)张雪华赵兴林牛进元曹虹朱江霞王力波七、优秀教研员(3人)霍淑巧范利增牛利芬八、优秀备课组长(12人)韩建平王利亚王立秋张晓红王少敏孙平魏进平张胜华苑菲李社红王江永杨婷娥九、沙河市“一师一优课”获奖名单(18人)一等奖:崔平校孟利利王少敏李培二等奖:王现梅石利叶石亚利冯得余王利亚温素阁石璐艳梁静歌淮林叶靳晓光三等奖:方彦磊李景林王三玲母丽静十、学科名师(7人)韩国召丁强李建芳赵军申柱芳倪耀明曹宏霞十一、骨干教师(8人)郝丽敏李素敏王彦梅闫力军郑建斌王斌申云学刘乐英最新教师节表彰决定范文篇2各位老师、同学们:一年来,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在校领导集体的引领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在“两基攻坚”工作的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办学理念的更新,校园硬件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品牌的树立,初三全县会考等诸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收到了上级和全社会的充分肯定。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更离不开学生,正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刻苦的努力,才使学校有现在的成就与辉煌,在第2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对在初三升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初三年级组、班主任工作中成绩突出的赵高成等14名班主任、在同级学科评比中成绩优异的王斌等33名教师、班干部工作突出的杨锐等28名优秀班干部、勤奋学习成绩名列全级前茅及进步明显的125名学生给予隆重的奖励,授予他们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学校号召向获奖的师生学习,同时也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戒骄戒躁、扎实工作,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与全校教职工一道,甘于奉献,乐于奉献,把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而努力,让文明的行为,知识的传授,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荡漾在学校的每个角落。最新教师节表彰决定范文篇3-x学年,全镇广大教职员工在镇党委、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办群众满意教育”为目标,不断加强教育内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