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_408.docx
上传人:努力****爱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学教案_408.docx

科学教案_408.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学教案【热门】科学教案集锦十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科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共同特征。大树和小草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高矮、茎粗细和质地。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过程与方法:用简图画出小草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表达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意识。【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特征。【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表达方式。【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几种常见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果实、叶片。【教学过程】一、认识常见小草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树木,还有低矮小草。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哪些地方?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方法及资料。二、观察记录狗尾草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果实串毛茸茸,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狗尾草。(能把狗尾草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草,找出它们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相同和不同之处?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四、整理相同和不同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非交*位置中。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框内。(这是教学重点)3.总结:从以上唯恩图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共同点有根茎叶,有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唯恩图作用是梳理学生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关系。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核心概念。对概念内涵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教案篇2活动目的:1、通过学生探究帮助瓶子“吃”进鸡蛋的力量是什么,培养学生探究大气压的兴趣。2、通过学生的探究、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活动过程:1、设疑引题。出示“吃”进鸡蛋的瓶子,学生思考:鸡蛋是怎样进去的?揭题:瓶子“吃”鸡蛋。2、瓶子“吃”鸡蛋的设计和尝试。(1)学生讨论:怎样让瓶子把比瓶口大的熟鸡蛋“吃”进去?(2)学生自行设计活动。(3)学生实施自己设计的活动。3、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1)思考、讨论:是什么力量在帮助瓶子“吃”鸡蛋?(2)集体汇报,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己的.想法和推断。(3):是天气压力在帮助瓶子“吃”鸡蛋。4、生活中的大气压。(1)思考:还能在哪里找到帮助瓶子“吃”鸡蛋的力量?(2)小组交流,用学生带来的材料或教师的材料动手实践。(3)全班交流,教师再可适当举例。5、垫板会不会掉下来?(1)让学生猜猜垫板会不会掉下来。(2)学生实践,亲身经历垫板是否会掉下来。教师强调杯子内不能留有气泡。(3)思考:垫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6、。学生自评。7、活动延伸。学生思考:能否让瓶子把“吃”进去的鸡蛋再“吐”出来?自行设计实践,并要求在课外和家长一起让瓶子“吃”进鸡蛋,再来验证自己设计的能否让瓶子“吐”出鸡蛋。科学教案篇3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识目标:①认识火山的成因及地球的内部构造。②了解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2、能力目标:①通过分析火山的成因,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推理能力。②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3、情感目标:①体验应用计算机网络学习的'乐趣。②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过程:活动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备注导入新课1、说说利用计算机可学些什么。2、同学们见过火山喷发吗?倾听、讲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