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专业论文文献--企业会计计量政策选择.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企业会计计量政策选择.doc

【精品】专业论文文献--企业会计计量政策选择.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企业会计计量政策选择企业会计计量政策选择[提要]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已于2007年1月起在上市公司内率先实施,新会计准则一方面压缩了企业管理当局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新准则又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无疑又给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方便。本文从现行会计准则体系下企业会计计量政策分析出发,分析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提高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公允性的对策。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对策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原标题:企业会计计量政策选择——基于现行会计准则的研究收录日期:2013年10月25日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由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从现行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上看,一方面遏制或降低了企业对利润操纵的空间;另一方面又有可能为企业利润操纵开辟了新空间。故现行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但整体上讲现行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更加规范与合理。企业应考虑自身长远发展目标,在会计准则和法规的允许范围内,通过大量的调研、取证,选择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会计政策选择体系,正确认识当前引入公允价值计量的双面影响,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一、现行会计准则下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分析(一)企业会计计量属性选择分析。我国旧会计准则在实务上,对于初始计量基础有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现值、最佳估计金额等,对于后续计量基础有摊余成本、成本与市价孰低、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等。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旧会计计量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历史成本计量基础,对于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基础的应用较为谨慎。为促进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公允地反映企业的价值,现行准则体系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方面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与以前相比,这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更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并作了审慎的改进。(二)引入公允价值的影响1、公允价值将成为利润调节工具。现行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极有可能成为调节利润的工具。以非货币(即实物)交易为例,在过去非货币交易产生的收益,只能计入资本公积金,现行会计准则实施后可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企业利润表。2、运用公允价值对会计计量的影响。传统会计计量是建立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的,其仅仅对已发生的交易或价值进行计量,许多信息得不到反映。引入公允价值后,即将发生的价值也将计入会计信息内,但是由于历史成本原则的真实性使得其不能够退出会计的历史舞台。这样,历史成本原则与公允价值还要长期地共存下去,形成双计量的局面。二、公允价值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公允价值计量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由于以下多种原因,使得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还面临诸多困难。(一)与公允价值相关的法规准则不健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虽然明确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范围,但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标准、估价方法却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和应用指南,会计学界对公允价值计量也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给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同时,多种准则的规定对公允价值计量造成不一致,比如《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合并》等具体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判断标准、会计处理等都不同。(二)公允价值确定困难。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虽已初步建立,但与发达的经济体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行业垄断情况严重、缺乏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等,这使得”公平交易”这一公允价值计量前提都无法满足,公允价值自然难以确定。在实际工作中,利用现值技术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时,贴现率的选择与市场风险相关,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也要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而我国的市场环境还很难为这些数据的取得和计量提供可靠的依据。(三)容易引发利润操纵行为。管理当局和利益集团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作,主要原因有:与公允价值相关的法规准则的缺失、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估值技术的多样性、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不强等。这些原因使得涉及主观判断的公允价值计量很容易沦为利润操纵的工具,同时也加大了公允价值的监管难度。三、完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对策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尚不完善、交易信息系统存在诸多漏洞等问题,难以为交易对象的公允价值计量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持谨慎态度,并采取相应的运用对策。(一)健全会计法规和理论体系。加快公允价值会计研究,提高立法和执法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一是加速市场交易立法,建立公平、自由、诚信的交易平台和规则体系;二是细化公允价值估价的指导性文件,制定具体的计量标准和方法,降低估价方法的可选择性;三是建立公允价值信息披露规范,要求企业在财务